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经济总量全省第4滁州这里昂扬奋进、蓄势待发!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37

  过去的五年,天长市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考验,面对推动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在中央、省委和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63万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克难奋进,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疫苗接种歼灭战、经济发展攻坚战,奠定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天长市坚持用党建领航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用党建凝聚力量、鼓舞斗志。

  天长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明显增强。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天长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试点县之一、10个“先行试验区”之一。在全国性文明实践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7次,“一刻钟宣讲”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创新案例。2021年,天长市推出“三个一”(一分钟微视频、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红色套餐,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省委宣传部对这一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组织省直主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创建。“红色物业”相关做法获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工作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肯定。深入实施干部“活力工程”,实施“385”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圆满完成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建星级党支部409个。

  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完成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了“讲重作”“讲严立”“严强转”和深化“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双监管做法入选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天长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抓长三角一体化等重要机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强市。成功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连续入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连续两年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头部,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工业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等诸多全国百强榜内均占有一席之地。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历史性跃进全省第4位。财政收入由2015年的37.6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7.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080元、21896元,荣膺中国县级全面小康指数百强。

  从2018年“四大攻坚”行动开始,到2019年“五个聚力”推进,再到2020年“四区六园八镇”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奋进向前的发展脉络清晰可循。

  金牛湖新区累计完成投资60亿元,“一横三纵”路网框架基本完成,南信大金牛湖校区、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天长经济开发区扩容升级,正式更名为滁州高新区,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2个,总投资270多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8家,综合考核蕞高冲进全省前三,被国家确定为“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高铁站区总投资80亿元,在建项目1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创即成,引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9个。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所有镇财政收入均超2000万元,其中8个镇财政收入超亿元。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天长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累计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9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5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88个。英发德盛、强虹实业等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先后建成投产,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百亿元文旅项目招引先后实现零的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3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和全省首批创新型县市,建成省内县级首家科技大市场,与合工大的政产学研合作“天长模式”在全省推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五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29家,居全省县级头部;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到98家,产值突破300亿元。制造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两位,七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粮食总产实现“十七连丰”,跨入全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县行列,成功创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龙岗芡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长市电商网络交易额由8亿元增至65亿元,被评为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示范县。

  五年来,天长市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实施了19项国家级试点和21项省级试点,努力把天长打造成改革创新先行区。

  以改革推动民生改善。“县域医共体”被国家确定为四种分级诊疗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现场会在天长举办。

  以改革激发“三农”活力。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率先取得突破。天长市151个村(社区)全部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被评为全国头部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实施全省农村“三变”改革整县推进试点成效显著,2020年底天长市村级集体收益达4412万元,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50万元以上村达到32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试点任务,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推进全国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管理服务试点,天长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65.1%。

  以改革破解社会难题。开展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投入资金4.8亿元,实施建设项目325个。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

  以改革促进经济转型。推进“放管服”改革,创优“亭满意”营商环境。发放了全国首份“便携式缩小版”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省首份电子营业执照,在全省率先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100%行政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完善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大厅。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天长示范领跑行动。

  天长市始终围绕生态宜居,突出抓好城乡环境优化提升,推动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美丽生态“美美与共”。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首创即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县创建。累计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78个。建成如意公园等公园广场9个。南市区文化艺术中心、新时代大道等成为城市新地标。五年来,改造老旧小区15个,红草湖北园等一批项目建成。天长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

  乡村振兴全域推进。成立全省首个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全省率先完成14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49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近100%;建成14个镇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实现镇级全覆盖。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等称号。获批全省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进秸秆全年禁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滁州头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白塔河国控断面水质均值完成从IV类水改善至III类水考核目标,天长市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荣获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称号。

  综合交通全面提速。交通累计投资超50亿元,宁淮铁路正在建设,宿扬高速、新S205建成通车。城乡公交一体化开通运营,所有建制村实现公交全覆盖,“四好农村路”完成1300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100%,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安徽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五年来,上百项优质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各项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累计投入资金超9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工程连续12年获滁州市考核一等奖。坚持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资金9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7291户、农村危房4398户,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95%以上。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建7所小学和4所初中,新建改扩建15所幼儿园,获批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创建全国优质教育均衡示范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开工建设,中医院新区即将完工,两所公立医院创成三级医院,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举办茉莉花体育文化旅游节、千秋剥菓节、皖东开秧门农俗文化节,打造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疫情防控精准发力。疫情初期头部时间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功救治3例确诊病例,全力协调抗疫物资生产,为省市抗疫物资保障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在全省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今年7月,南京、扬州疫情发生后,天长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严格落实滁州市“十严十抓十起来”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三个全”“四个一”战略战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坚决守好“东大门”。

  社会治理富有成效。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将党管武装工作延伸到基层治理各个角落。扫黑除恶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头部,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连续22年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县(市、区)”。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聚焦“强富美”、决胜“113”。今后,天长市将以“113”为发展目标,全力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级前三,奋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MLED官宣投产!康佳又领先一步

MLED官宣投产!康佳又领先一步

  “未来五年,MLED(Mini/Micro LED)在高端TV、可穿戴显示、AR/VR、车载显示、手机等产品上的应用将陆续实现”,在重庆举办的第五届中国Micro LED显示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先生预测说。   就在峰会现场50公里外,9月30日,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内秩序井然,数条Micro LED、Mini...

【滁州产业园区招聘网_2023年滁州产业园区招聘信息】-滁州猎聘

【滁州产业园区招聘网_2023年滁州产业园区招聘信息】-滁州猎聘

  碧桂园-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五险一金提供住宿技能培训岗位晋升   8-10k全椒县中专/中技经验不限   8-10k全椒县中专/中技经验不限   2022年12月08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五险一金年终奖金节日礼物优秀员工奖   2022年12月08日投递后:2...

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

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

  投资沃土、创业福地。热诚欢迎广大企业客商前来投资发展!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4年,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专业从事文具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国际商贸服务,年产各类文具约20亿支(套),主要产品涵盖办公文仪、电脑周边耗材、学生用品、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办公日用等九大系列、上万个品种。企业规模、产值、出口额等连续10余年居国内头部。贝发集团拥有全球蕞大的单...

全国示范!滁州这些园区入选

全国示范!滁州这些园区入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国示范!滁州这些园区入选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并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安徽省有9家园区位列其中,数量居全国之首。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并在项目资金、...

全长69345公里!安徽将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全长69345公里!安徽将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大皖新闻讯2023年4月24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发布《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公开及意见征求》。   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北沿江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速起点位于滁州天长市,途经来安、滁州、全椒、和县、含山、巢湖、无为、铜陵、枞阳、终点位于安庆天...

刚刚公布!点名合肥、宿州、滁州!

刚刚公布!点名合肥、宿州、滁州!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文称,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应根据申报实施方案,明确发展路径,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推动区域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   简单说,“装配式建筑”,盖房子就像搭积木,先在工厂把梁、墙板、叠合楼板、楼梯、阳台等“零部件”生产好,然后运送到工地现场,再拼装起来就成了一栋楼房。   为破解“建筑业污染和建筑工人紧缺”难题,近...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刚刚过去的5月份,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在同一天派出两个代表团,来到南京市江宁区和江北新区,对接合作发展事宜。   战疫情“联防联控”、促发展“互联互通”,在2022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即将召开前夕,记者探访南京都市圈省际毗邻区域,这里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蕞前沿”,这里产业链一刻“不停转”,同城化正在“加速跑”。   由南...

南谯经开区成为滁州市首个省级装配式产业园区

南谯经开区成为滁州市首个省级装配式产业园区

  日前,省住建厅公布了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名单,南谯经开区获批成为滁州市首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园区。   南谯经开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筹建于2016年,位于经开区乌衣园,产业园规划用地总面积2平方公里,首批已建成3大生产基地约1.2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南谯经开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园区产业类型由传统家居等产业类型转变,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