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力开创滁州产业发展新局面
在全力冲刺安徽省第三的道路上,滁州市正越来越重视发展商务经济。滁州市商务局局长李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滁州市商务系统在滁
在全力冲刺安徽省第三的道路上,滁州市正越来越重视发展商务经济。滁州市商务局局长李向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滁州市商务系统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力强改革、扩内需、促外贸、引外资,全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商务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良好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滁州市商务系统将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引擎和总抓手,积极应对国际新变化,主动适应国内发展新要求,为商务经济发展植入新动能,为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
记者:您好,请问在“十二五”时期,滁州市商务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李向军:在“十二五”时期,滁州市商务经济总量实现了倍增扩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成就。
一是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在外贸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滁州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9亿美元,年均增长19.2%,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蕞好水平,实体外贸水平排名稳居全省第五位;二是利用外资迈出新步伐,“十二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35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83倍;三是国内贸易实现新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5.7%。
从整体来看,滁州市商务经济三大主要指标年均增速全面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和全市GDP增速,商务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记者:城乡消费是商务经济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志。在激活城乡消费方面,滁州市商务局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向军:为激活城乡消费,滁州市商务局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中垦流通滁州农产品物流园获批全国跨区域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在重点项目方面,环南湖特色餐饮休闲街、滁州1912文化街、“天下滁房”美食街获批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在培育壮大流通主体方面,全年净增限额以上企业31家,累计达861家,企业数位居全省第3位;在推进民生商务方面,圆满完成天长市农村商品流通体系试点任务,凤阳县建成乡镇商贸中心10个,直营农家店16个,同时积极落实市政府“十件实事”工作,同乐苑农贸市场、天逸华府杏园农贸市场、左岸香颂超市、高速地产超市均已投入使用,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市场监管方面,对成品油市场、典当行、拍卖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酒类流通领域等开展了执法检查;在打击侵权假冒方面,建立健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平台、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
这些措施,对刺激城乡消费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15年,滁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实现457亿元,增长12.5%,总量居全省第7位,较去年上升1位,增速居全省第5位。
记者:自去年以来,安徽外贸形势经历了非常严峻的考验,滁州市外贸进出口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外贸企业数稳居全省第三,且进出口贸易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请问滁州市商务局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李向军: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主要领导对进出口工作先后作出多次批示,2015年市政府召开8次外贸专题调度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重点外贸进出口企业开展调研。
为实现外贸稳增长,我们建立了各县市区序时均衡调度清单、重点企业帮扶清单、数据回流清单和政策完善清单“四个清单”调度制度,建立完善周、旬、月督查机制,层层开展督查,层层开展约谈,层层落实责任;同时通过协调金融机构全力破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康佳、蓝德等重点监测企业进出口均实现翻倍增长;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实施意见》,设立了外贸专项资金,强化财税金融保障,提振企业信心。
记者:今年以来,滁州市外贸进出口情况如何?在外贸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滁州市如何在外贸领域创新发力?
李向军:从整体来看,滁州市外贸进出口没有大起大落,依然健康稳定发展,今年前5个月,全市累计出口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5.2%。目前我们正力图创新方式,通过搭建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拉动外贸进出口。我们已经引进了“网来云商”,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帮助滁州外贸企业精准匹配海外潜在优质买家,打造跨境电商(滁州)海外专区、跨境电商人才(滁州)孵化基地和跨境电商(滁州)服务中心,2016年将孵化31家重点外贸企业开展B2B业务。
2016年,我们还将重点实施“外贸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加快融入长三角通关一体化进程,规划滁州无水口岸和“铁海联运”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申建上有突破,提高现有保税仓库营运水平,依托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规划和申建。
记者:提起电子商务,滁州市电子商务在安徽省来说算起步较晚的,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向军:虽然滁州市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15年以来的发展可以说是超出预期。滁州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电子商务相当重视,2015年9月下旬,张祥安市长还带领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商务部门、有关企业负责人共50余人,赴杭州参加由商务部培训中心组织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与县域电商发展专题培训会,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市里还出台了《滁州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意见并设立1000万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015年,滁州市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人网店累计超过12000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超过30%。全市30家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亿元,网络零售额超过10亿元。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运营中心、苏宁云商、卖货郎、每天惠、康佳电子、云伙计、淘滁网、嗨滁网、广大物流等一大批电子商务应用和服务企业活跃在滁州。尤其是云伙计,作为一个电商服务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达37亿元,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50亿元,预计2016全年收入可达100亿元。安徽瑞飞科技荣获“2015中国电子商务百强”和“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百强”称号;深圳每天惠集团在滁州设立华东区域总部。
目前,滁州市已建立运营9个电子商务产业园,营业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网店)130多家,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广和大数据、深圳每天惠、邮乐农品网等平台企业相继入驻园区,产业集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我们还将规划皖苏互联网产业园,面向长三角广泛吸引互联网企业入驻。
记者:在安徽省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滁州在这方面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何计划?
李向军:今年春节期间,阿里巴巴年货节上,滁州市的年货土特产电商销售在华东地区排到了头部,其中天长的2个合伙人在18天的年货节上就分别完成销售额200多万元和300多万元,阿里巴巴还专门邀请了这2个人到杭州总部作报告。今年3月,阿里巴巴首个农业订单项目落户定远县,通过在农村淘宝统一购买种子肥药、统一管理收割、统一加工销售,建立2万亩可溯源的优质粮源基地,消费者可在农村淘宝乡甜频道预订这批大米。这将助力定远大米形成产业规模、树立全国品牌影响力。这是阿里巴巴公司首次尝试全闭环的精品订单农业,也是在全国选择的唯一一个试点县。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了电子商务对于激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我们将按照“1+50+6”目标,即每个县市建设1个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中心,50个以上村级服务站,每县市年网上交易额达6亿元,并提升已建成的定远、明光、天长、来安、南谯5个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和310个村级服务站点运营水平。2016年规划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000个,全市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记者:安徽省委、省政府“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中特别提出了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您如何看待服务业在商务经济中的意义?在这方面,滁州市商务局有何目标和具体计划?
李向军:整体来看,服务业在滁州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还较低、跟不上,就意味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跟不上。按照《滁州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修订稿)规划,在“十三五”时期,滁州市服务业增加值要达到9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60%,初步建立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和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建成20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3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2家以上全国500强服务业企业。
为此,在2016年,我们将突出抓好“服务业调转促推动”工程。牵头推进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占GDP比重达到31%。新增2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服务业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