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省际园区合作模式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实践及启示

admin6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9

  省际园区合作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畅通流动,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创新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合作园在内的一批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将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因此,通过对省际产业园区合作的先行者——中新苏滁高新区进行案例分析,可以为长三角其他地市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提供借鉴参考。

  高新区位于滁州市东南,是苏州工业园走出江苏省实行市场化合作共建的头部个开发园区,由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主体——中新集团与滁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其中,中新集团占股56%,滁州城投占股44%。这次合作也是201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的重要成果之一。2012年4月28日,园区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自建设以来,园区探索建立六大机制,推动了合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园区获评为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园区成立后,考虑到两地干部思想、服务精神、营商理念、政务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由中新集团公司出钱,分期、分批组织滁州市一线干部赴新加坡、苏州学习培训。同时,高新区还将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全面精准地复制提升过来,包括邻里中心建设模式、城市物业管理模式、智慧园区建设模式、企业发展服务等。

  园区实行“双主体”管理机制,即园区管委会作为管理主体,主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征地拆迁、各类审批、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等一系列事务;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滁州市城投与中新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作为园区开发主体,主要负责规划编制、九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双主体”的基础上,管委会与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会两委”工作机制,即定期召开管委会、开发公司联席会议,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和规划审批工作委员会,坚持重大事项共同协商、共同决策。

  园区按照“三个1/3”产城融合理念(1/3用于产业,1/3用于商住,1/3用于公建配套)和“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产业后城市”的开发建设时序,避免了产业“空心化”、城市“孤岛化”。除了规划的科学性详细性,中新苏滁高新区还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坚持刚性执行,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这一规划理念和成果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曾在园区召开现场会,并在全省复制推广。

  园区自设立以来,围绕“高端、品牌、外资”的产业定位,积极开展全方位、全球化的“双轨招商”。一轨是中新集团竭尽全力抓外资。通过“借船出海”,利用中新集团全球招商网络和资源,立足东南亚、面向欧美,开展全球招商。另一轨是管委会齐心合力抓内资。管委会成立了专业招商局,其他11个局办分别成立招商部,侧重长三角地区项目的引进。除了招商分工不分家,园区还为留住这些企业,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政府大尺度放权,专为园区设立了“二号章”,开放了建设、环保、规划、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审批权限,充分实现了“园区的事情园区办”。通过公司和政府的共同发力,园区招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累计签约20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800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苏浙沪的项目占比7成以上;有12个国家50多个外资项目落户,已成为安徽省外资企业重要集聚地。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营养健康四大主导产业。

  中新苏滁高新区将“高新”底色放在重要位置,将“创新”发展作为不竭动力,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一是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11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二是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技术在苏浙沪,转化在苏滁园”的合作模式。比如,园区里的胜华波汽车电器(滁州)有限公司就有着鲜明的长三角一体化印记:公司总部在浙江,研发中心在上海,在安徽的土地上扩能成长,吸收的是江苏的“养分”。三是聚力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了苏大天宫科技园、灏谷人工智能孵化产业园等七大创新平台,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23家,让企业创新有渠道、有场所、有保障。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0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数、科技成果登记数均居全市前列。

  园区不仅有林立的厂房和便捷的生活设施,而且能让人在绿色生态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园区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按照“美丽、健康、智慧”的建设理念,打造水清岸绿宜居的绿色生态园区。

  当前长三角省际园区合作面临三大趋势,即由重到轻(以品牌输出为主)、由单到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双向交流)、由企到链(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合作模式也有多种,比如援助式、托管式、科创孵化式、品牌输出式等。中新苏滁高新区只属于其中一种(品牌输出式),但其通过园区合作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1.思想共振,打造思想解放的高地

  园区本身就来源于苏州工业园的创新实践,有着创新的基因。在采取市场化运作时,谁来控股是个巨大的利益问题。滁州方通过解放思想,放弃了控股,让中新集团控股,使园区完全按照苏州工业园的理念、模式来建设,是决定高新区成功的蕞关键所在。这种思想的变化、服务的提升、理念的改变,极大优化了滁州的营商环境,而营商环境的改善又推动了整个滁州市经济的腾飞。

  2.产业共兴,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地

  高新区的招商引资有70%来自江浙沪,有40%左右来自苏州工业园,招来的项目有1/4是外资,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定位准,坚持“高端、品牌、外资”的产业定位;二是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来招商,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和集群式发展;三是营商环境的优化。

  3.城市共进,打造高标准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园区在规划阶段就秉持了“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围绕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与沪苏浙和苏州工业园无缝对接。比如在建的宁滁城际高新区设三个站点,推动了滁州与南京交通一体化;园区复制苏州工业园的邻里中心;先后引进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州国际外语学校、上海兰卫高端医学检验检测中心等优质资源。

  4.制度共通,打造高效服务的制度高地

  创新“双主体”机制,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搞好营商环境,为企业高效服务,包括一站式服务中心、二号章都是围绕这些展开;园区内凡是能推向市场的,全部市场化运作。

  5.科创共融,打造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

  高新区的创新驱动,更多的是借梯登高,通过与苏州工业园合作,搭建一系列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创新平台,使两地共享科创资源,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进一步推动“科创+产业”的浪潮。

  (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科技创新驱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研究”(AHSKZD2019D02)的子课题3“安徽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 吴琦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教授 吴琼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赵菁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滁州工业园

相关文章

【滁州工业园区招聘网_2022年滁州工业园区招聘信息】-滁州猎聘

【滁州工业园区招聘网_2022年滁州工业园区招聘信息】-滁州猎聘

  北科天绘(合肥)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梦达驰汽车系统(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绩效奖金带薪年假交通补助通讯津贴   2022年11月02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年终奖金绩效奖金五险一金餐费补贴   2022年11月02日投递后:24小时反馈   五险一金年终奖金绩效奖...

【项目投资动态】2023年一季度滁州工业投资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项目投资动态】2023年一季度滁州工业投资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项目投资动态】2023年一季度滁州工业投资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发布日期:2023-06-15 16:18   2023-2029全球与中国高渗透酵母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3-2029中国高能见度工作服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3-2029全球与中国高能见度工作服市场现状及未来...

中国股市:未来3年将翻10倍的8大“动力电池回收”概念龙头股!(名单)

中国股市:未来3年将翻10倍的8大“动力电池回收”概念龙头股!(名单)

  近几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头部。动力电池需求量也是快速的增长,电池进入常规的更换阶段,并且动力电池中含有大量可回收的高价值金属,如钴、锂、镍等,回收之后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应,也符合国家碳中和愿景,也能缓解我国对锂钴镍等金属的供应依赖。   近期消息面上,昨天三家矿业公司收到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权益。该事件增加了中...

光伏胶膜助力区域产业集聚

光伏胶膜助力区域产业集聚

  11月3日,位于滁州经开区的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赶订单。该公司主要从事光伏胶膜制造,属于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该项目落户园区,对完善我市光伏产业链条,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具有积极意义。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设光伏胶膜生产线亿平方米光伏胶膜。一期项目于2020年6月底投产,目前已有23条生产线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2亿元,解决1200人就业。 全媒体...

凤观滁州 凤凰全媒体走进苏滁现代产业园 复制一个苏州工业园

凤观滁州 凤凰全媒体走进苏滁现代产业园 复制一个苏州工业园

  9月24日,以“凤观滁州气越淮扬”为主题的凤凰全媒体滁州行走进苏滁现代产业园。   当日下午,朱学东、蒋晨明、于继勇等意见领袖及自媒达人,凤凰江苏、凤凰湖北、凤凰江西等多家凤凰网地方站,中江网、荆楚网、大江网、今日头条、安徽交通广播、一点资讯等10余家主流媒体,凤凰全媒体40余人走进这里研学采风,发现滁州的独特魅力。   在苏滁现代产业园,凤凰全...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安徽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一期一号窑炉点火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安徽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一期一号窑炉点火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____,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蕞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11月28日,安徽九洲工业有限公司一期一号炉点火仪式在九洲明光工业园厂区举行。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滁州市副市长...

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落户滁州三年目标100亿元

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落户滁州三年目标100亿元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席卷全球,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企业的生存百态。有的断臂求生,裁员减薪,苦苦等待市场复苏;有的厉兵秣马,看准巨变之下新的市场机遇,准备大干一场。而创维就属于后者,即便遭遇新冠“黑天鹅”和特大洪涝灾害,创维依旧没有停止转型的步伐。   11月3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滁州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正式迎来了开园。创维集团...

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

  滁州市全椒县纬五路与经二西支路交叉口北170米   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   滁州市琅琊区城北新区办事处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复兴村王郢组   滁州市琅琊区南京北路109号附近   滁州市南谯区徽州路与新安江路交叉路口徽州南路588号   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