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启动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攻坚战
据合肥晚报报道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对2021年度108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综合排序结果予以公告,排名显示,合肥六大开发区在108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中排名前十。目前,合肥市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亩均论英雄”改革的要求,已经启动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攻坚战。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工作。经各开发区填报、市级审查、省级质检汇总,按照省政府优化整合开发区名录,公示期结束后,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对全省108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予以公告。
结果显示,98家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排名前十,其中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排名首位。10家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分别位居前三位。
据了解,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开发区优化用地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也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动态监管、规划计划管理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11月份以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了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攻关小组,启动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攻坚战,组织开展了涉嫌低效、闲置及擅自改变用途工业项目典型案例详查、市区工业用地全面摸底调查、新增工业用地闭环管理办法及基础研究等工作。
据了解,合肥市将在2022年2月底前完成市区工业用地全面调查摸底,对低效、闲置、改变用途工业用地进行认定。
此次排名,庐阳经济开发区位居98家工业主导型开发区第五位,被视为合肥市做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减法”的样本。
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先租用庐阳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6000平方米厂房生产,连续3年亩均税收均在20万元以上。企业希望扩大生产规模,但用地成为一道难题。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园区拿出40亩土地支持企业新上项目,2021年2月,该项目各生产线已陆续投产。预计今年年产值将达到17亿元,利税1000万元。
在做“加法”的同时,园区也在做好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减法”。园区通过盘活闲置用地、清理散乱污企业、建设产业“园中园”等方式,先后清退企业54家,收回低效土地540亩,走出了一条依托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拓展发展空间的新路子。
南谯区经济开发区在率先完成全省“标准地”改革中园区9个区域评估、评价事项,取得省、市主管部门批准实施后,于8月27日招拍挂出让,成为滁州市首个按照“标准地”条件进行招拍挂出让的工业用地。
近日,来安县一宗面积22.24亩工业用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以蕞高报价2590万元成交(亩均116.46万元)。
8月17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绿色发展取得成效情况。合肥通过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173家,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2109家。
征求意见稿指出,聚焦房地产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和痛点问题,继续推进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该市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记者从合肥市轨道集团获悉,7月14日起,将对合肥青阳路美家居段积涝点整治工程范围内相应道路进行围挡施工。施工期间道路线型发生变化,提醒过往车辆根据指示牌及标志标线减速行驶。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