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市南谯区:不误农时抓田管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地气不断回升,春耕春种拉开了帷幕。连日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田间管理等农业生产。
近日,在南谯区乌衣镇大同圩村一片绿油油的油菜田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两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开始了飞防作业。短短十分钟不到,五亩田地就已经喷洒农药完毕。“现在都是机械化操作,跟过去比,方便得很。”种粮农户龚大福说,“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春耕生产的指导信息,帮助很大,一点没耽误农时,像我这350亩油菜田,大概8天飞防一次就行。”
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快捷地为春耕生产服务,南谯区农业部门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农户分片、错时下地,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并做好个人防护;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深耕土地、选用良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适时化除、防病治虫等田间管理方式,力保农业生产不受疫情影响。
“你看,这油菜叶子卷曲,根部肿大,花而不实。”农技人员经过现场查看,诊断出油菜缺硼的症状,并且当即为农户开出“药方”。“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有需要随时联系。”
南谯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军说:“我们每天都有安排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查看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生长情况,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保证农业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截至目前,南谯区小麦追施返青肥12万亩、油菜追施返青肥2.2万亩;麦油化学除草面积分别为15.2万亩次、2.3万亩次。从当前全区农资需求与储备的进度上看,完全满足该区春季农业生产所需求。
(通讯员柏晓彤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
甘肃:保护草原生态 涵养黄河水源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12日—9月18日)
什么是世界发展的主流?这个组织给出了答案
钟华论: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破防了!“中华大地由我们守护,请先辈们放心”
加大贷款投放提供融资 银行业多举措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有中到大雨 北部东部海域有大风
第7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之际:盛装迎宾朋 合作向未来
教育部发布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2022-09-19 16:57
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022-09-19 10:34
石家庄:打通科普服务蕞后一公里
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2022-09-19 03:25
何谓“数”?怎么“算”?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的宁夏,如何从数据存储迈向数据计算、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2-09-19 03:40
3D保存的3.8亿年前鱼心脏现形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一条古老的有颌鱼化石身上发现了一颗有3.8亿年历史的心脏。
2022-09-19 10:30
智能化监测系统助力地质灾害预警防治
地质灾害信息化网络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助力地质灾害预警防治。
2022-09-19 10:27
“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开幕
笔墨紧随时代,丹心许党报国,作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
2022-09-16 18:55
“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同时出台《海燕计划
2022-09-16 16:12
天文科学教育:培养更多青少年仰望星空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天文教师教学水平。
2022-09-16 13:26
第二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
15日上午,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杨凌开幕。
2022-09-16 13:31
第二届北京国际青年人才“双百”对接会在京启动
对接会以“百企联动,百日在线”的方式举行,旨在打造海外高水平人才、优秀外籍青年人才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直通车”,围绕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国际人才。
2022-09-16 14:11
以高质量科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科学知识为公众熟知和掌握,才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2022-09-16 10:01
“神十三”返回舱亮相第十二届北京科学嘉年华
在国之重器“深海一号”VR体验展区,观众可以体验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海一号”VR设备,身临其境地观看和体会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建造全过程。
2022-09-16 10:02
“双碳”目标下,山西这样“氢”装向未来
氢能源被誉为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
2022-09-16 10:03
前不久,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从分享北斗系统建设成果,到抗疫设备走出国门,中国坚持与各国共享成果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聚焦前沿,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凝聚合力,才能激发服务贸易更大潜能。
2022-09-16 09:46
过去,人们常把科普视为一种“副业”,科研人员做科普曾被误解为“不务正业”“科研做不下去才转行做科普”。
2022-09-15 15:19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2022-09-15 15:17
推迟实施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或将威胁气候和粮食安全
英国《自然》杂志蕞新刊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大规模负碳减排技术若推迟至2060年实施,可能将削弱该技术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潜力,甚至可能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2022-09-15 15:16
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积极稳妥发展交叉学科
202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
2022-09-15 15:22
“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开启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一艘清同治年间的木质帆船,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蕞大、保存蕞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在前期水下调查和整体迁移预处理阶段,已经提取、清理了部分古船相关出水文物。
2022-09-15 10:39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