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滁州:乡村谋振兴环滁皆新景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1

  盛夏时节,蔚蓝天空下,天长市龙岗社区处处花红柳绿,平坦整洁的街道两旁是一座座红顶白墙的两层联排式别墅。“住得舒坦、吃得健康、环境还好,现在俺村的日子,城里人都眼馋。”回望一眼自家的小别墅,村民王富来满脸自豪。

  靠着芡实产业,如今小乡村蜕变成令人羡慕的“小康村”。龙岗社区的改变,是滁州市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产业发展短板的生动写照。

  放眼皖东大地,从“乡村新房东”到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宏伟愿景,如同一颗颗“梦想金豆”,在滁州广袤农村大地默默耕耘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定远的云上牧场。定远县委宣传部供图

  每当太阳西下,暑热渐散,在滁州市全椒县周岗村,皮肤黝黑的菊农马朝东拿起锄头来到自己的滁菊地里看一看,拔拔草。这一习惯,他保持了40多年。

  “同一块地,同样是滁菊,但是我现在种的可是‘科技菊’,叫‘科滁1号’!”马朝东一边挥着锄头,一边自豪地说。

  马朝东放下锄头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过去的滁菊生长期长、病虫害多、效益低下,久而久之,村里种植滁菊的人越来越少。

  直到2016年,滁州市引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丽芳研究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原产滁菊带病菌植株微茎尖为材料,通过离体脱毒及再生技术研发,实现滁菊种苗脱毒和品种复壮,培育出生长健壮、抗逆性好、产量大幅提高的滁菊良种。

  “科技是头部生产力,这句话一点不假!现在大家都在种这个新滁菊了。”马朝东感慨。

  马朝东种植的“科滁1号”。全椒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改良品种,让滁菊焕发光彩。但市场出路,决定着滁菊能否再次振兴。

  于是,马朝东进一步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开展合作研究,在研究团队的指导下,采用“无硫磺”加工工艺、蒸汽和微波加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滁菊加工技术瓶颈,打开了销路,更是提升了滁菊质量,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姹紫嫣红清香远,此花不与百花同。如今滁菊的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农技人员和龙头企业的单打独斗,在科技活水的浇灌下,一朵朵小菊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发展加工业,可以迅速做大产业规模,拉动农产品增值。一个产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天长市作出了有益探索。

  天长市白塔湖莲藕芡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邵美林,是天长市远近闻名的芡实能手。“以前不敢种多,怕卖不掉。现在有了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我跟加工企业合作,签有收购合同,这样才有底气扩大种植。”邵美林由衷地说,村里有了加工厂就是不一样。

  俯瞰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人民网 王锐摄

  从小打小闹到规模发展,如今的芡实已经成为天长市的特色产业,“龙岗芡实”更是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这背后,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功不可没。

  在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展厅内,摆满了芡实酒、芡实露、芡实果饮等十多种绿色产品。农户种植们的芡实,在这里变成了各种健康时尚的产品,大大提升了附加值,形成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更加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保东说。

  在他看来,作为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坚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宽产业效益空间,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卖品牌”转变。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如今天长共有芡实种植加工主体126家,从业人员10500人,可实现年产值9.7亿元,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达21.2亿元。不仅为天长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全新平台,也为长三角有机安全的“大粮仓”“大菜园”“大厨房”打造新样板。

  在明光市张八岭镇张八岭村“老村民”张继荣的记忆中,偏僻曾是村里人很长时间不能抹去的痛。以前村里人,想去趟城区,起码要走上两三个小时,“晴天人骑车,雨天车骑人”。

  干旱,也是限制当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明光,历史上的缺水易旱,土壤贫瘠,守着好山水,却只能过着穷日子。

  2020年9月,明光市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土地政策支持为盘活闲置宅基地、住宅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盘活“两闲”,激活乡村发展“沉睡资源”,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

  俯瞰明光市张八岭镇张八岭村的农家乐。人民网 王锐摄

  “这是我们刚刚改造好的一处闲置农房,等这几天床上用品到了,就可以接待了。”在张继荣家的农家乐,原本的农房已经被改造成一家民宿:崭新的白墙、平整的院子,每个房间都装修成了标准间,床铺、电视、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

  顺着老张手指的方向,不远处还有采摘区、垂钓区等户外娱乐项目,可以让游客前来观光、垂钓、野炊。曾经的“穷窝子”,变成集休闲观光、渔业体验、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点。

  为了让农民口袋多点钱,滁州大力实施推进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2021年,滁州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高于安徽省0.1个百分点。

  如今,茶余饭后,张继荣和村里人聊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标准”“规则”“业态”等新鲜词。呼吸着新鲜空气,倾听着潺潺流水,我们强烈感受到乡村振兴给滁州带来的新面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4年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4年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对循环经济产业园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循环经济产业园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循环经济产业园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循环经济产业园技术标准、循环经济产业园市场规模、循环经济产业园行业潜在问题与循环经济产业园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循环经济产业园...

【两会】许继伟:深度融入一体化在发展的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两会】许继伟:深度融入一体化在发展的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两会】许继伟:深度融入一体化 在发展的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3月前******定远县委宣传部官方账号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滁州市坚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蕞大的战略机遇,以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合作共建为抓手,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取得积极进展。  ...

产业集群-信息发布平台-收费价格-山东绿天使投资集团

产业集群-信息发布平台-收费价格-山东绿天使投资集团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大秦家街道普照路29号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白沙湾路东、瑞德路南   智能制造/仪器仪表/电子设备/新能源新材料   宿州市金泰二路与金江五路交叉口   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莱西市经济开发区扬州路与绿天使路交汇处   高新技术/智...

关于滁州区划调整及产业园区扩区建议

关于滁州区划调整及产业园区扩区建议

  1、建议来安县和全椒县尽快撤县划区,加速滁来全一体化发展,增强滁州中心城区凝聚力; 2、建议南谯、琅琊区划调整,将南谯区沙河镇及黄泥岗镇划入琅琊区,未琅琊区工业发展提供腹地,南谯区主要发展乌衣镇,琅琊区主要深耕三官街道及沙河镇,形成一南一北发展格局; 3、加快推进苏滁高新开发区扩区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为重大工业项目提供土地保障; 以上三点建议都是滁州老百姓日常谈论的焦点,恳请...

又一软包项目一期正式竣工投产 全面达产后或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又一软包项目一期正式竣工投产 全面达产后或可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

  资讯:近日,安徽省滁州园区天加新材料项目一期正式竣工投产。项目投资方苏州天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专业从事高阻隔热收缩包装材料研发及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于2014年7月新三板(股票代码:830853)挂牌上市。   公司是国内既掌握包括PA、PE、PVDCEVA等材料多层共挤核心工艺技术,又能独立研发高品质多泡法多层共挤高阻隔热收缩材料成套设...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12家企业落地合肥,总投资额超2.58亿元   9月8日上午,一场“绿色含量”高的集中签约仪式在工投蜀山慧谷环境产业园举行。记者获悉,来自环境科技、光电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12家企业代表参与签约,总投资额超2.58亿元,为合肥绿色产业链“增色”。   12家企业签约...

合肥宿州滁州榜上有名!安徽省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合肥宿州滁州榜上有名!安徽省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10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名单。经专家复核和网上公示,确定合肥市等3座城市、安徽巢湖富煌工业园区等6个园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21家单位列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名单。   据悉,此次公开的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为合肥市、宿州市、滁州市3座城市;省级装配...

合肥宿州滁州榜上有名!安徽省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_楼市资讯

合肥宿州滁州榜上有名!安徽省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_楼市资讯

  :21家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分别位于合肥、芜湖、蚌埠、阜阳、亳州、淮北、六安、滁州、马鞍山、宣城、安庆等城市。   9月10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名单。经专家复核和网上公示,确定合肥市等3座城市、安徽巢湖富煌工业园区等6个园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等21家单位列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园区及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