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th中国城市土地展·参展城市|醉美滁州亭好滁州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蕞东部,东靠南京、西接合肥,北枕淮河、南临长江,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
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2022年末常住人口40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1%。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管理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园两个园区。
悠久的历史,昌盛的文化,千年来滁州备受赞誉。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金陵西北,自隋朝设立滁州建置以来,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就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美誉。
滁州因滁河而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蜚声中外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AAAA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森林公园——琅琊山,与市区相依,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滁州是安徽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滁宁轻轨(滁州段)已进入调试阶段,将于7月1日试运行;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北沿江高铁合宁段等项目,北沿江高铁的建设未来也将带动滁州接受更高程度的长三角城市群辐射,拉动滁州经济发展。清流河等内河航道直通长江。距离南京禄口机场、新生圩港口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与合肥新桥机场约2小时车程。
近年来,滁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一个现代化新滁州正在江淮大地奋力崛起。
滁州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光伏、半导体、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多链协同。先后举办中国国际涂料大会、光伏行业大会、先进电子材料大会,围绕八大产业链不断补链壮链强链,招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引力带动力强的项目。仅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滁州)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期间,就有16个光伏制造项目落地,总投资达1017亿元。
近年来,面对光伏产业这一新“风口”,滁州抢抓“双碳”机遇,利用资源禀赋,通过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先后招引隆基、东方日升、福莱特、亚玛顿、晶科、福斯特、阳光电源、捷泰等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日趋完整的产业链,去年产值达873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100%。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国11%、21%,占全省60%以上,正全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610.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居全省第3位。从高质量发展情况看,战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4.7 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44.6%。
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6家,比上年增加246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14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9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全年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322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
在即将举办的2023th中国城市土地展上,滁州地区将携多宗优质地块亮相南通国际会展中心T6展位,敬请期待!
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km,距南京75km,西傍京沪铁路,长深高速、宿扬高速、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诸多,经高邮湖连接洪泽湖直达长江。
2022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亿元,同比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7亿元,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1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4990元、26650元,分别增长9%、10%。
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88个,总投资1796亿元;省重点项目188个,总投资1232亿元,完成投资200亿元。双招双引实现新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45个,实现境内省外到位资金230亿元,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73人、人才团队7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总数14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总数109家。滁州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1家,总数244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家,总数76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2个,企业研发投入14亿元;登记省级科技成果680项。
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区,处在沿海向内地过渡区域,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南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时期境属九郡,南朝置南谯州,隋朝以后,境属滁州。民国六年,滁州改为滁县。1982年,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199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滁州市,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境内交通发达,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马滁扬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滁淮高速穿越境内。
近年来,南谯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建材、食品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荣获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百强县(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国字号”称号。
11宗宅地首发!投资机遇、地产新政、现场签约,惠山这场会议传递重磅信号……
无锡二批次挂牌5宗宅地 蕞高楼面价18800元/㎡
直链大湾区!40宗重磅宅地、12个项目现场签约、房地产蕞新政策……这场大会传递出无锡城市发展重要信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