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共建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3月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许继伟在审议时说,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厚的为民情怀,让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完全赞成。
结合滁州工作实际,许继伟就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共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进行发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滁州坚持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蕞大的战略机遇,以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合作共建为抓手,深度融入一体化发展大格局,取得积极进展。”许继伟说,滁州把毗邻合作作为重要平台。全力加快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新型功能区建设,与南京共编规划、共设基金、共建产业园、共同运营。目前,启动区一期近10平方公里路网框架全面拉开、项目完成布局。人民控股光电显示、捷泰太阳能电池片、飞利浦智能家电产业园等百亿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华瑞微半导体、华诺半导体、和怡光电等项目建成投产,二期约15平方公里启动建设。同时,天长—六合协同发展区启动建设,明光—盱眙毗邻合作达成协议。把“双招双引”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八大产业链“链长制”,主攻长三角。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来自沪苏浙的项目达50%。通过举办中国国际涂料大会、光伏行业大会、先进电子材料大会,签约引进一批产业项目。目前,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链条完整、龙头集聚、技术领先”的发展格局,其中光伏组件、光伏玻璃产能分别占全省的60%、50%。申报通过新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数均居全省头部。把多层合作作为重要路径。全市8个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现合作共建全覆盖。中新苏滁高新区连续5年居安徽省开发区前20强。把畅通循环作为重要基础。推进交通链接,与沪苏浙形成了8条高铁轻轨、15条高速公路、9条水运航道、5个内河港口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创新链接,与上海杨浦区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打造“科创+产业”双向飞地。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滁州分中心。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建成使用,与近百家大学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214家。推进服务链接,省外对标苏州、省内对标一流,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出台安徽首部与长三角地区同标的地方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全省率先推行政务服务中心365天“不打烊”,与长三角40个城市11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把民生共享作为重要目的。与合肥、南京等周边城市建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与长三角教育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92个、实施合作项目150个,与长三角成员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与南京等多个城市实现公交“一卡通”,与周边城市实现疫情防控、警务合作、应急灾备等通联协作。
围绕下一步工作,许继伟表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当好一个主力军。主动对标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在思想理念、工作机制、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对标提升,努力当好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力军。二是主攻两大板块。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建设,聚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求,加快打造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主攻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深化都市圈多领域合作,加强园区共建。用好南京与滁州结对合作帮扶机制,在产业、交通、科技、人才等方面形成更多务实成果。推进“四化同步”,加快纳入皖北振兴的定远、凤阳、明光等地高质量发展。三是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两强一增”行动。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建成一批面向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持续带动农民增收。推进“提质扩量增效”行动。积极参与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加强长三角产业链共育,加快打造光伏之都,努力把滁州建设成长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推进“锻长补短”行动。推动更多滁州工业消费品和旅游产品走进长三角,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畅通大通道、融入大循环。四是抓实四项重点工作。强力“双招双引”。扎实开展“双招双引”质量突破年活动,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推进深层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沪苏浙相关城市城区和园区的深层次合作,着力在园区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创新、金融等资源要素深度交融、高效流动。加强与沪苏浙在环保、教育、卫生、文旅等领域的系统合作,深化“双对标”行动,创优“亭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改进工作作风。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办实事求实效、惠民生优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企业获得感。(全媒体记者李邦军)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