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招商引资工作一季度取得开门红
继4月8日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召开之后,4月13日,滁州市又召开招商引资项目回头看专题会议,根据会议部署,滁州市将于4月到6月对全市2011年重大招商项目,尤其是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组织“回头看”。看项目开工率、企业投产率、资金到位率,通过“三看”,检验各地项目推动力度、项目服务环境、项目引进质量。
据滁州日报报道,围绕实体经济强服务,提升效能抓落实,这是在全市工业企业大会以后全市各部门的工作之重。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滁州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坚持高位推进、聚力攻坚克难,一季度起势有力、进度稳健,圆满实现开门红。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共1198个,实现到位资金402.7亿元,完成全年1500亿元目标任务的26.8%,超年度序时进度1.8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到位资金亿元以上项目105个,总投资479亿元,为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打下坚实基础。
市集中示范区总投资12亿元博特金属复合材料、全椒总投资30亿元的必祥必拓电子产业园、天长总投资21亿元的强强高速喷水织机项目、来安总投资12亿元的舞彩旅游项目……在保证招商“量”的基础上,随着一批高质量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滁州市招大引强工作在高位推进下取得累累硕果。据统计,在全市一季度招商引资成果中,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5个,其中,1至10亿元项目94个;10至30亿元项目8个;30至50亿元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下一步,滁州市将继续瞄准央企、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外资和上市公司,加强对他们的战略布局调整和投资意向方面的研究,有的放矢地组织小分队开展敲门招商;在一些重点项目上,统筹全市高位推进工作,集中精力主攻“大高新强特”,不断提高对接、跟进、决策和帮办帮扶效率;对规模大、质量高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先保证供地,确保土地等要素向高质量的项目倾斜,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速度。
一手是“招”,一手是“引”,在强化招商力度的同时,滁州市还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力促产业集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任务按产业分类分解到各地各园区和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以此加强产业招商工作;同时拟定产业分类入园政策,实行“互招共享”,引导各地各级园区科学承接,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工业项目到位资金242.5亿元,旅游、城市综合开发、教育卫生、金融服务、农业等产业到位资金均超年度序时进度。
为推动工作进展、确保序时进度,今年以来,滁州市招商引资工作对目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细化,明确各地职责,实行紧逼重压。除对各县(市、区)下达到位资金目标任务,招大引强“5222”攻坚计划外,还同时实行分解落实,下达招引“高质量”项目任务;对市直单位下达提供5000万元以上有价值项目线索的任务,并下达行业招商目标及对口招商工作目标。
制度保障上,一方面,滁州市不断强化督查调度,根据新的目标任务体系,抓紧完善“招商项目电子管理平台”功能,对各地各载体项目推进情况和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同时坚持招商项目月调度月通报,并启动重点项目线索“周调度”制度,紧密跟踪重点项目线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调度会,分层化解项目推进重难点。通过会议、通报和督察等手段高频调度,一季度,市开发区和八个县(市、区)到位资金任务均超序时进度,市直目标责任单位提供106条项目线索。
另一方面,招商引资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流程再造,通过出台相关文件完善线索处理流程,对市直各单位及有关载体线索统筹调度、综合研判、交办跟进,并实行分类洽谈、分类入园和规范决策,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滁州市还将建立要素保障机制,建立按项目质量确定土地等要素供给的评估决策机制,由市领导召集会议,定期“点对点”对接土地等要素供给。(蒋海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