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互帮互助〗2022年滁州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安排!
2022年,继续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头部战场”,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一号工程”,更加突出项目质量、转化速度和贡献回报,全力推动招引总量上规模,招引质量上水平。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确保实现12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30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其中5-10亿元40个以上、10-30亿元30个以上、30亿元以上超20个,各县市区、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力争各招引1个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新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签约项目中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外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质量项目占比超50%,八大产业项目占比超70%。
1. 打造特色产业。聚力打造“光伏之都”,引进更多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争取落地一批永久性会展论坛,打造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坚持“外引内育”双向精准发力,力争2022年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500亿元。
2. 培育产业集群。围绕打造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绿色能源、新型化工、健康食品等6个千亿级产业,智能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功能纺织材料、凹凸棒基新材料、智能出行装备、绿色涂料、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燃料电池等10个百亿级产业,构建“6+10”先进制造业体系。产业集群培育突出“四个一批”,即:有一批规上企业,有一批营业收入超5亿甚至10亿以上企业,有一批签约在建重点企业,有一批在全市工业板块中占相当贡献份额的企业。
3. 深化产业链招商。各县市区、园区以及各产业链长办公室将项目招引作为主攻方向,紧盯头部企业及目标企业,持续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集中精力招引一批牵动性强的行业龙头项目,八大产业链项目占比达新引进项目的70%以上。
4. 推进专业招商。加快构建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探索开展委托招商合作,鼓励拥有优质招商资源的基金公司和商协会专业机构参与我市招商;编制招商引资热力图,推动项目需求与要素资源、产业链资源精准匹配;加快组建八大产业链招商组,充分发挥县干招商组专业招商优势,大力提升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式招商活动的能力。
1. 坚持目标引领。围绕全年招商引资目标特别是招大引强目标,紧盯并研究研判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三个500强”以及各类专精特新和行业小巨人等企业,集中精力财力招大引强,全力招引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争取招引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各县市区和滁州经开区、中新苏滁高新区力争各招引至少一个百亿级工业项目。
2. 坚持高位推进。各县市区、园区主要负责人是招大引强头部责任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头部战场”, 集中主要精力、主要时间推进项目建设。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研究问题、外出拜访、在滁接待、调度工作时间确保10天以上,各园区主要负责人确保15天以上,其中外出招商确保5天以上。
3. 坚持质效提升。深化与专业投资机构研究合作,加强对投资热点领域、创新集中领域的研究,积极布局前瞻性、引导性项目。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健全招商引资项目预审、尽职调查等机制。滁州经开区在重特大项目招引上多做贡献,中新苏滁高新区在外资招引上持续发力,宁滁新型功能区在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1. 加快项目签约。建立全市5亿元以上重点在谈项目线索上报制度和重点项目信息库,对重点在谈项目,果断出击,及时跟进洽谈,鼓励各地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对有合作意向或签订框架协议的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拍板取舍,争取项目早落地。
2. 加快落地开工。强化“落地比招商更重要”理念,对重大项目及时成立专班,相关市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跟进,及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瓶颈制约,确保新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实现新开工项目超300个。树牢县市区、园区招商引资主体责任,聚焦项目“堵点”,打通项目落地“蕞后一公里”,力促早开工、快建设。
3. 加快投产达效。对在建的市级重点项目,继续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包保推进机制,按照年度建设计划,分层次、高频度调度,倒逼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力争全年投产项目资金到位率超40%,当年新投产工业项目升规数超100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