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3

  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的发展及对策 一、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一) 、基本情况 滁州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相邻,是南“京 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国务院 批准的国家级产业皖江城市带转移示范区,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桥 梁作用 。滁州土地总人口 450 余万,其中农面积 1.33 万平方公里,村人口 350 余万人。 滁州市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和商品粮调出大市,常年粮食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 1/7,商品粮 总量占全省粮食总量 1/4,被誉为“安,徽第 一 粮 仓 ”是全国十大商粮生产基地。 2009 年,市粮食总产 412.3 万吨,均 产 粮全人 927kg,是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 2.3 倍。主要粮食小麦、玉米、山芋、马铃薯、豆类作物品种有水稻、等。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 1992 年 6 月,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开发区。2011 年 4 月 经国务院批准,已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位于滁州经 济技术开发区城北新区,整个产业园规划用地 5.1 平方公里。绿色食品产业园重点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食品制造产业,以烘焙食品制造业、方便食品制造业、饮料及液体乳 产品制造业和糖果巧克力制造业为主; 同时相应发展并壮大食品原料加工业 、食品机械 与包装业等产业。 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共划分为 5 个发展区域,即生产区、仓储区、原 料加工区、配套产业区和公共服务区,力争将食品产业园打造成为我国东部蕞大的食品产 业生产 、研发和销售基地。

  滁州开发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时,也得到了相 关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今年 7 月,全省公布首批 10 个省级农业 产业化示范区,滁州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名列其中; 安徽农业大学计划在滁州市建立食品检 验与滁州开发区合作共建,检测和农产品研发基地。

  1、2 主要食品企业 滁州食品工业园区内集聚了一大批具有多种产品、体制特色的企业,形成了比较雄厚 的产业发展基础。自 2009 年以来,园区先后引进食品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21 个, 原料、包装等配套项目 10 个,投资总额近 90 亿元。福建盼盼集团,中国饮料、八宝粥领 军企业厦门银鹭集团,福建雅客食品,中国果冻前三甲之一的福建蜡笔小新食品工业有限

  公司,果蔬罐头知名企业福建喜多多食品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纷纷入驻 。

  (二) 、滁州绿色食品工业园发展环境分析 1.优势 1.1 气候、土壤条件适宜 滁州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全市年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 980mm 左右,无霜期 218 天 左右;而有机物质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且耕地土层深厚,长。这里地形独特, 源 丰 富。 全市国土面积资 1.33 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 4 ~ 399m,属典型的是种养业的 天堂。

  1.2 丰富的食品原料资源 一 是 农 产 品 产 量 高 , 滁州 是 全 国 重 要 商 品 粮 基地 之 一 , 常 年 农 作 物 总播 面 积 在 1281.78 万亩左右。其中,粮食面积 1019 46 万亩,总产 82.46 亿斤;油料面积 14.89 万亩,产量 4.75 亿斤; 肉类总产量达 35 万吨,蛋类总产 9 万吨,牛奶 1 万 吨;水产品总产量 25.24 万吨。二是名特优产品多。115 全市共有 94 个无公害农产品、 个绿色食品、11 个有机食品、 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 2 个国 40 市级龙头企业 82 家, 省级家名牌农产品。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年加工产龙头企业 26 家,值达 140 多亿元。

  1.3 较好的产业基础 全市已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家。滁州以卓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 通、丰富的农业资源、热诚的服务、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生产 加工企业纷纷踏足这片热土。投资呈现种类多、范围广、技术新、链条长的新态势。

  1.4 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 滁州劳动力资源丰富,用工在生产要素方面,成本低。拥有 5 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 才和 80 多万名较高素质的技术工 人。现 有 高 等 院 校 3 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21 所,每年劳务输出 60 万人次,劳动力富足且成本较低。食品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滁 州具有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科技力量。滁 州地处皖东、属于南京经济核心圈,高校院所林立,尤其在食品加工行业的江南大学、南

  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学府,积聚大量食品方面的高尖端人才。省内的安徽省食品发酵研 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以及当地的滁州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均具有较强 的食品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能力,是国内食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具有 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为滁州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

  1.5 区位优势 滁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生产运营及物流成本。京沪、淮 南铁路以及正在筹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合宁、合徐、南洛、宁连等高 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多条国道和诸多省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内河航淮河。市场半径 大,直接连接江苏、道直通长江、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辐射中原山东、河南、河 北,承接开拓北部市场的纽带作用。

  2.发展机会 2.1 市场需求强劲 据经济专家分析,中国经济还有几十年较快食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按国家统计局的统 计数据计算,中国大陆食品产业的经济总量在 2007 年已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 有阔广的疆土、众多的人口、丰盛的资源、深厚的文化,13 亿人购有买力不断提高的大市 场;外国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蕞大的食品发展基地。这些都是食品产业 也是吸引世 界资金、技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术和人才的重要机会。在未来几十年,会有更多的 外商来中国发展食品企业。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食品产业的重要基地,食品产业链也将快速 向纵深扩展。

  2.2 中西部区域市场空白的机遇 对全国食品产业布局的考察表明,我国食品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 区,占到总份额的 90% 以上,但中西部还没有成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而随着中西部的崛 起,将对食品产生巨大需求。滁州地处长三角腹地,具有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交通便 捷,运营成本低,打造食品产业园将弥补我国中部区域的市场空白 。

  目前,由于政策支持、需求巨大、产业转移等许多兄弟城市纷纷加入投资建设食品因 素驱动,河南和山东等地都在大力发展生产基地的行列,食品工业园,西部的成都地区也 在投资建设食品生产销售基地,这对滁州是一个挑战。

  3.2 产业招商难度加大 近年来,山东、河南、吉林、江西等地都提出食品工业强省、强市的发展口号,并出 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滁州市打造食品工业高地,不能简单地重复别人走过 的、只重视制造,忽视创造和运营的传统发展路径,而是要高效整合,走出一条创新的 路,以提高产业集聚和区域竞争力。滁州市食品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围绕滁州市工业强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广泛吸引社会投资, 利用滁州市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突出特色、规模、品牌、效益 4 个环 节,将园区建设成为安徽省规模蕞大的食品加工中心和滁州市特色鲜明的食品工业园区。

  三、我国绿色食品工业园的发展对策 1. 精准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特别是中部地区,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承 接产业转建立具有各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工业园。 要移,深入研究园区发展的要素关系, 在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发展定位、园区管理、产业关联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精准定 位。 园区管理部门及时把握国家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及省政府的发展专项资金,加强 对重点优势食品工业和特色食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进、推广; 争取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争取对食品工业企业开展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2.科学规划,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培育一绿色食品工业园要想招引一批企业,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产业和资 源特点,接续性配套性强。充分利用好发达地区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的发展契机,食品产 业必将取得跨越式大发展。个新产业,就必须搭建专业平台,才能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要及时邀请专门机构,科学地编制绿色食品工业园的规划。绿色食品工业园应利用自己得 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提高工业园的知名度; 树立全新的食品工业生产、营销理念,依 托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优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开展区位营销、树立区位势,品牌形象, 联合打造区域名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将区域优势向产业集约优势转变 绿色食品工业园应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一方面,同行业或近似行业的企业应集群 发展 ,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共享,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在同一产业链不 同的企业应集约发展 ,形成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劳动效率,集约各种 类型企业的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4.技术创新,促进食品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发展 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实现食品工业产业升级和增加产品附加值。 要大力发展食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先进的管理方式、营销理念 和先进技术等的引进和高效运用;正确把握市场消费变化方向,重视丰富产品品种,提升 新产品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产品内在品质,以满足不断变化更新的市场需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滁州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招聘113人简章

2022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招聘113人简章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经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急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13名,人员性质为正式员工,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园区疾病防治中心(以下简称“疾防中心”)承担了园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检验检测、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业务技术指导和公共服务职能。疾防中心于1999年5月成立,为国有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疾防中心业务...

【资讯】年产10万吨、年销售收入164亿元涂料项目落户安徽滁州

【资讯】年产10万吨、年销售收入164亿元涂料项目落户安徽滁州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资讯】年产10万吨、年销售收入16.4亿元涂料项目落户安徽滁州   涂界记者4月6日获悉,安徽超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4.923亿元新建年产10万吨水性工业涂料、水性纳米油墨色浆、树脂、高固体份涂料、稀释剂、固化剂、助剂项目。该...

不辞长作滁州人

不辞长作滁州人

  我是1992年考入滁州广播电视台的,那一年,曾经的“老滁县”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新滁州”。作为一个媒体记者,那一年,我正好赶上了滁州“地改市”后首届的两会报道,深切感受到意气风发的滁州,开始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十年里,我见证了滁城曾经的养鱼场,变成了风光绮丽的南湖、北湖;曾经破败的上水关、下水关下的臭水沟,变成了流淌着唐风宋韵的内成河;我见证了滁州工业辉...

中信渤海铝业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光伏组件铝边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中信渤海铝业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光伏组件铝边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中信渤海铝业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光伏组件铝边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2023-03-09 16:26:23   3月7日,中信渤海铝业科技(滁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光伏组件铝边框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00亩,项目位于滁州经开区芜湖路与苏滁大道交叉口西南侧。项目总投资22亿元,2021年11月19日签约,一期项目已于2...

全椒县武岗镇:政协委员有担当炎炎夏日送清凉

全椒县武岗镇:政协委员有担当炎炎夏日送清凉

  近日,全椒县武岗镇政协召集人杜少峰带领驻镇县政协委员潘虎及武岗工业园区部分企业代表开展“炎炎夏日送清凉”活动。   慰问组一行来到全椒县公安局处突防暴训练基地特(巡)警大队,看望慰问了一线值班执勤工作人员,对高温下仍坚守在岗位上的公安干警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并为他们送上了矿泉水、苏打水、红牛等爱心降暑物资,叮嘱大家一定要强化安全意识,落实防暑措施,确保高...

全省唯一!滁州一地区入选全国首批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全省唯一!滁州一地区入选全国首批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滁州高新区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园区并获国家重点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根据2020年度各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量化统计数据和专家组定性评分,确定2020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同意安徽滁州天长市等20个县(市)依托现有开发区,建设县城产业...

公告精选︱英威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倍;中来股份与百达精工签署光伏电池片项目合作协议

公告精选︱英威腾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倍;中来股份与百达精工签署光伏电池片项目合作协议

  长春高新(000661.SZ):拟向控股股东出售高新地产100%股权   长春高新(000661.SZ)公布,公司与公司控股股东长春超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超达集团)于2023年4月17日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出售持有的长春高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高新地产)100%股权,出售100%股权对应的价格为24.198亿元人民币,超达集团拟通...

刚刚九市领导在宁聚首共同推进这件大事

刚刚九市领导在宁聚首共同推进这件大事

  龙虎网讯 老山脚下、长江之滨,2022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今天下午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现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市长夏心旻与芜湖市、镇江市、马鞍山市、扬州市、滁州市、淮安市、宣城市、常州市等城市领导和溧阳、金坛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国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