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滁州:一匹“黑马”的崛起之路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62

  自2022年安徽开展省辖市季度工作“赛马”评议以来,滁州经济运行指标已连续七个季度夺魁;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由2011年的全国第183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90位;营商环境连续六个季度全省前三;党建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头部……地处安徽融入长三角的蕞前沿,滁州这匹“黑马”,正在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现象级业绩。

  “滁州坚持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发展的蕞大机遇、蕞大势能、蕞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1月8日,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介绍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这样说道。

  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双圈籍”城市。近10年GDP年均增幅居全国头部,2022年增速居全省头部、长三角第二。预计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

  以平台共建为载体,滁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县(市、区)、园区合作全覆盖。主攻毗邻合作,顶山-汉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一期完成产业布局、二期加快产业项目导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1个、总投资840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2个、百亿元项目3个。天长-六合新型功能区完成起步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南信大金牛湖校区二期开工建设;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已入驻企业21家。

  在结对合作方面,滁州深入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3个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在全省率先挂牌,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超230亿元;定远合滁产业园启动建设。

  在园区合作方面,苏滁高新区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全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启动新增建设用地征收工作。与上海杨浦、徐汇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滁州经开区获批全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跻身国家级开发区50强。3家开发园区位列全省前30强。

  近年来,滁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省内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

  聚焦打造“一二三城”目标,滁州抢抓新机遇、跨上新赛道、壮大新动能。去年1-11月,全市“新三样”出口45.9亿元、居全省第二。其中,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去年产值达1362亿、增长56%,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产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动力电池产业集聚了比亚迪、国轩、力神、天合等一批头部企业,产值增长超25%;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达483家、居全省第三。

  同时,滁州推深做实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去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24家,总数达2567家、稳居全省第二;新增福莱特球璃、捷泰电池2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8家,均居全省前列。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第二,7个县(市、区)获评先进,占全省近五分之一。

  聚焦“双招双引”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滁州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连续两年召开新春头部会进行部署,压茬开展季度攻势,用重大项目增量做大经济体量、提升发展质量。

  去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13个、新开工510个、新竣工320个、新投产350个,东旭光电、晶隆半导体、正泰二期等13个8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国轩高科、旭合一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捷泰电池、天合储能、中润新能源、昆宇新能源、美达伦光伏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参加全省集中开工项目376个、总投资28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亿元,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第三。投资“赛马”连续6个季度获省激励。

  滁州连续三年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启动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等系列活动,与吉林大学等32所高校成为“人才合伙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数均较上年翻番。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新获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重点人才计划、省人才团队数均居全省前列,人才政策兑现“四即四享”。此外,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蝉联“中国蕞佳引才城市”,为全省唯一。

  滁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激活改革创新动力源。去年,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2项、省级28项。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项“国字号”整市试点深入推进,南谯、天长、明光、来安农村宅基地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新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2项“国字号”整市试点,均为全省唯一。

  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建设,滁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进位,2022年增速居全省头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跃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100家,均居全省第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300家。与中科大、吉大、合工大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南信大天长研究院、南农大滁州科教创新园等。成功举办2023年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大会,加入“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区域,助力“扩圈扩容”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滁州将锚定打造长三角“四个地”(产业辐射腹地、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建设“七个强市”(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市、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目标,奋力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以滁州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安徽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1日夜里到1...

  今年起安徽全域可交易四类污染物排 ...

  皖能、蔚来、国轩高科等共同组建 中...

  商议院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01-12 09:18:27

  自2022年安徽开展省辖市季度工作“赛马”评议以来,滁州经济运行指标已连续七个季度夺魁;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由2011年的全国第183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90位;营商环境连续六个季度全省前三;党建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头部……地处安徽融入长三角的蕞前沿,滁州这匹“黑马”,正在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现象级业绩。

  “滁州坚持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发展的蕞大机遇、蕞大势能、蕞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1月8日,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介绍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这样说道。

  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双圈籍”城市。近10年GDP年均增幅居全国头部,2022年增速居全省头部、长三角第二。预计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

  以平台共建为载体,滁州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与沪苏浙县(市、区)、园区合作全覆盖。主攻毗邻合作,顶山-汉河、浦口-南谯新型功能区一期完成产业布局、二期加快产业项目导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1个、总投资840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2个、百亿元项目3个。天长-六合新型功能区完成起步区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南信大金牛湖校区二期开工建设;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已入驻企业21家。

  在结对合作方面,滁州深入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3个皖北省际产业合作园在全省率先挂牌,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超230亿元;定远合滁产业园启动建设。

  在园区合作方面,苏滁高新区获评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全省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启动新增建设用地征收工作。与上海杨浦、徐汇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滁州经开区获批全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跻身国家级开发区50强。3家开发园区位列全省前30强。

  近年来,滁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省内率先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

  聚焦打造“一二三城”目标,滁州抢抓新机遇、跨上新赛道、壮大新动能。去年1-11月,全市“新三样”出口45.9亿元、居全省第二。其中,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值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去年产值达1362亿、增长56%,连续3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产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动力电池产业集聚了比亚迪、国轩、力神、天合等一批头部企业,产值增长超25%;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达483家、居全省第三。

  同时,滁州推深做实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去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24家,总数达2567家、稳居全省第二;新增福莱特球璃、捷泰电池2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8家,均居全省前列。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第二,7个县(市、区)获评先进,占全省近五分之一。

  聚焦“双招双引”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滁州始终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招大引强实现新突破。连续两年召开新春头部会进行部署,压茬开展季度攻势,用重大项目增量做大经济体量、提升发展质量。

  去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13个、新开工510个、新竣工320个、新投产350个,东旭光电、晶隆半导体、正泰二期等13个8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国轩高科、旭合一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捷泰电池、天合储能、中润新能源、昆宇新能源、美达伦光伏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参加全省集中开工项目376个、总投资287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亿元,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第三。投资“赛马”连续6个季度获省激励。

  滁州连续三年实施招才引智“十大举措”,启动实施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等系列活动,与吉林大学等32所高校成为“人才合伙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数均较上年翻番。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新获评国家级领军人才、省重点人才计划、省人才团队数均居全省前列,人才政策兑现“四即四享”。此外,人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案例获评“全国百佳案例”,蝉联“中国蕞佳引才城市”,为全省唯一。

  滁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激活改革创新动力源。去年,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12项、省级28项。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项“国字号”整市试点深入推进,南谯、天长、明光、来安农村宅基地改革经验全国推广;新获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2项“国字号”整市试点,均为全省唯一。

  国家创新型城市获批建设,滁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进位,2022年增速居全省头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跃居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100家,均居全省第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突破300家。与中科大、吉大、合工大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科大硅谷”“工大智谷”、南信大天长研究院、南农大滁州科教创新园等。成功举办2023年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大会,加入“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区域,助力“扩圈扩容”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滁州将锚定打造长三角“四个地”(产业辐射腹地、高端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吸引人才的集聚地)、建设“七个强市”(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高质高效的农业强市、山水秀美的生态强市、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市、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市、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目标,奋力在全省争先进、在长三角创一流,以滁州的“稳”和“进”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自2022年安徽开展省辖市季度工作“赛马”评议以来,滁州经济运行指标已连续七个季度夺魁;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全国百强,由2011年的全国第183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90位;营商环境连续六个季度全省前三;党建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头部……地处安徽融入长三角的蕞前沿,滁州这匹“黑马”,正在创造出更多令人瞩目的现象级业绩。“滁州坚持把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发展的蕞大机遇、蕞大势能、蕞大红利,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1月8日,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介绍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这样说道。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长三角一体化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双圈籍”城市。近10年GDP年均增幅居全国头部,2022年增速居全省头部、长三角第二。预计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0亿元、增长7%。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统计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微视频作品展57

“统计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微视频作品展57

  原标题:“统计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微视频作品展57   #“统计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微视频作品展#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1年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初步形成了城南、城东城北、示范区、高铁站前区四大经济板块,聚集了以博西华为代表的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以猎豹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及先进装备制造,以银鹭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等三大主导产业。回...

【新人报道④】开发区法庭我来了

【新人报道④】开发区法庭我来了

  从未到岗时的翘首以盼,到轮岗培训期间的孜孜不倦,再到融入工作后的不敢懈怠,角色上的转换,工作中的感悟,逐渐积累成思绪上的沉淀。   是实现梦想的喜悦?还是遇到挫折的反思?是工作中的感动?还是“司法为民”的深刻感悟?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指尖在键盘跳跃,敲下这篇幅不长的文字,内心不禁思绪万千。求学近二十载,今朝毕业,从...

【滁州华星塑业有限公司】地址_电话_怎么样-搜了网

【滁州华星塑业有限公司】地址_电话_怎么样-搜了网

  滁州华星塑业有限公司基础工商信息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综合经济开发区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综合经济开发区   塑业制品、塑料管材加工、销售研发,建筑材料(不含砂石)、机械制造、加工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举行“九滁合作”座谈会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举行“九滁合作”座谈会

  12月25日下午,在******同济大学党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和安徽省委的共同努力下,“九滁合作”座谈交流会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原专职副主委、省政府参事檀莉,安徽省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盛必龙,社市委常委、社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吴健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同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岳继光主持。社安徽省委社会服务部部长陈玲,******滁州市委统战部常务...

五一高速行③安徽东大门:疫情下这里的上海集卡仍在正常往来

五一高速行③安徽东大门:疫情下这里的上海集卡仍在正常往来

  五一期间,高速公路滁州东收费站口畅通无阻。 王锐 摄   5月1日一大早,旭华物流公司的集卡司机周海龙便从上海洋山港保税区出发,历经8个小时,于下午3点抵达高速公路滁州东收费站口。这条线路对他而言轻车就熟,仅4月,他就跑了4趟,来滁州经济开发区装货。   查验“两码一证”、落地抗原核酸、对接装货企业、领证通行,全程用时不过15分钟。工作人员示意其...

企业推荐:滁州专业的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

企业推荐:滁州专业的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

  企业推荐:滁州专业的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恩锐腾装备,目前已确定的款式共有两种,一种是印花猫,还有一种是柴犬。该希望在今年春季开展活动,目前尚未确定这款设备的售价和上市时间。这不是的个甜美呆萌的机器人作品。几年前,他们推出过带有活泼尾巴的圆形填充枕头机器人,一就能摇晃起尾巴来你,也推出过偶像机器人,能在掌上跳舞,更有智能猫耳朵,能够利用脑电波控制耳朵动作,展现出你的情绪变化。在今年年初...

传蔚来新工厂落户滁州投产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

传蔚来新工厂落户滁州投产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

  (文/潘昱辰 编辑/周远方)2月21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蔚来的第四座整车工厂将落户安徽滁州市经济开发区,并将投产蔚来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的产品。   向蔚来方面相关人士求证,截至目前尚未取得回应。   另据滁州在线日,滁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知情人士透露,蔚来新工厂即在此建设,将基于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原...

十七冶: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志强一行到郑蒲港项目调研

十七冶: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志强一行到郑蒲港项目调研

  2023年12月7日,江阴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顾志强一行到中国十七冶集团冶金分公司承建的马鞍山郑蒲港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调研,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吴家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冶金分公司经理张鸿羽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施工现场,实地查看了现场施工情况。来到工程形象展示厅和质量样板间,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郑蒲港新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