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激活文旅“一池春水”——滁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1

  琅琊有胜境,岭上见风景。畅游在皖东这片广袤土地之上,人文与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滁州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滁州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思路,围绕机制创新、产业融合、产品供给等,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全方位、多维度融合发展,着力将资源禀赋转化成有内涵、有品位、有效益的旅游牵引力、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时下,全线贯通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成为滁州蕞时髦的网红打卡地。自驾、骑行或漫步其中,无不让人如临“梦醒听鸟鸣,闲坐读风月”的诗意之境。

  江淮分水岭,一岭分南北,江淮各自流。地处江淮之间的滁州,则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品质的完整展现和精华汇聚之地。

  2019年,《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立足江淮分水岭这一独特地域,以琅琊山为核心,以国家风景道为媒介,整合文旅资源,划时代开启了滁州全域旅游的新航道。风景道主廊道(主线个美丽乡村,以“一核(琅琊山)、一廊(风景道主廊)、六口(6大廊道主入口)、七段(7个特色区段)、十五支(15条连接支线)”的空间布局,建设皖东“千里画廊”,带动沿线众多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业态发展,打造蕞具滁州特色的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富民道。

  不仅如此,滁州市在文艺创作与文化供给上下大力气、做足文章。出台《滁州市民营艺术院团舞台艺术创作孵化及展评奖补办法(试行)》,加大民营艺术院团扶持力度,《红盖头飘起来》《火种》2个小戏入选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天长俞金花扬剧团获评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入选全国和全省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前实现村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五年来,全市建成投用“农民文化乐园”179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3个、普通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32个;创新建设市民文化乐园58个,建成投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个。举办“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活动6届120余场,线多万人次。

  文化兴,则旅游旺。这组文旅“双赢”的数据让人兴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销售收入超103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11%、138%;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5%、117.4%。

  “五年前来琅琊山景区,看完醉翁亭就算结束了旅程。这次来发现可玩可看的项目太多了,琅琊阁、碧霞宫、六方亭、会峰亭、飞越丛林探险……”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南京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再游琅琊山。

  琅琊山大变样只是滁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过去五年,全市文旅系统站在文化大发展、旅游大繁荣的角度,深度挖掘滁州历史和自然文化资源,以“项目引领+品质提升”,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重大项目齐头并进,全域建设快马加鞭。“十三五”时期,滁州市以实施旅游业“五个一批”(精品景区、特色线路、新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建设工程为抓手,培育重点文旅项目106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7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512”重点项目库,数量居全省前列。谋划确立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滁州明湖文旅片区、滁州古城文化休闲旅游区、环琅琊山旅游区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690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约230亿元,13个项目投入运营。谋划风景道沿线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市还编制实施滁州市文旅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文旅产品供给水平。围绕“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推动琅琊山景区提质升级,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建设,激活“凤阳是个好地方”文旅龙头等等。

  据统计,到2020年末,全市共创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2个(其中4A级景区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旅游小镇36个,省级旅游研学(康养等)基地12个,省级旅游农家乐、民宿199个;创建滁州市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长城影视基地等4个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培育特色旅游商品88种。“一道两核三区多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全力彰显了滁州景观之美、人文之秀。

  举目是风景,处处皆风情。站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上,全市文旅系统将持续打好文化自信牌,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全面激活“文化+旅游”的“一池春水”。(全媒体记者 李文刚)

  合肥首座!污水处理厂尾水可“夏供 ...

  商议院 卖5斤芹菜被罚6万6 如此罚...

  商议院 “黑心医生”事件 光网友 ...

  商议院 “百大电器”为何要“引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激活文旅“一池春水”——滁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综述

  2021-09-23 10:09:19

  琅琊有胜境,岭上见风景。畅游在皖东这片广袤土地之上,人文与自然景观目不暇接。

  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滁州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滁州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思路,围绕机制创新、产业融合、产品供给等,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全方位、多维度融合发展,着力将资源禀赋转化成有内涵、有品位、有效益的旅游牵引力、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时下,全线贯通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成为滁州蕞时髦的网红打卡地。自驾、骑行或漫步其中,无不让人如临“梦醒听鸟鸣,闲坐读风月”的诗意之境。

  江淮分水岭,一岭分南北,江淮各自流。地处江淮之间的滁州,则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品质的完整展现和精华汇聚之地。

  2019年,《滁州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全域旅游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立足江淮分水岭这一独特地域,以琅琊山为核心,以国家风景道为媒介,整合文旅资源,划时代开启了滁州全域旅游的新航道。风景道主廊道(主线个美丽乡村,以“一核(琅琊山)、一廊(风景道主廊)、六口(6大廊道主入口)、七段(7个特色区段)、十五支(15条连接支线)”的空间布局,建设皖东“千里画廊”,带动沿线众多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业态发展,打造蕞具滁州特色的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富民道。

  不仅如此,滁州市在文艺创作与文化供给上下大力气、做足文章。出台《滁州市民营艺术院团舞台艺术创作孵化及展评奖补办法(试行)》,加大民营艺术院团扶持力度,《红盖头飘起来》《火种》2个小戏入选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天长俞金花扬剧团获评全国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入选全国和全省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前实现村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全覆盖。五年来,全市建成投用“农民文化乐园”179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23个、普通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32个;创新建设市民文化乐园58个,建成投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个。举办“出彩滁州人”演出季活动6届120余场,线多万人次。

  文化兴,则旅游旺。这组文旅“双赢”的数据让人兴奋:“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1.2亿人次,旅游销售收入超103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111%、138%;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5%、117.4%。

  “五年前来琅琊山景区,看完醉翁亭就算结束了旅程。这次来发现可玩可看的项目太多了,琅琊阁、碧霞宫、六方亭、会峰亭、飞越丛林探险……”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南京市民刘先生带着家人再游琅琊山。

  琅琊山大变样只是滁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缩影。过去五年,全市文旅系统站在文化大发展、旅游大繁荣的角度,深度挖掘滁州历史和自然文化资源,以“项目引领+品质提升”,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重大项目齐头并进,全域建设快马加鞭。“十三五”时期,滁州市以实施旅游业“五个一批”(精品景区、特色线路、新业态、特色商品、领军企业)建设工程为抓手,培育重点文旅项目106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7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512”重点项目库,数量居全省前列。谋划确立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滁州明湖文旅片区、滁州古城文化休闲旅游区、环琅琊山旅游区等“十大”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690亿元。截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约230亿元,13个项目投入运营。谋划风景道沿线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滁州市还编制实施滁州市文旅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全面提升文旅产品供给水平。围绕“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推动琅琊山景区提质升级,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建设,激活“凤阳是个好地方”文旅龙头等等。

  据统计,到2020年末,全市共创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42个(其中4A级景区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旅游小镇36个,省级旅游研学(康养等)基地12个,省级旅游农家乐、民宿199个;创建滁州市印刷包装科技产业园、长城影视基地等4个省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园区(基地);培育特色旅游商品88种。“一道两核三区多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全力彰显了滁州景观之美、人文之秀。

  举目是风景,处处皆风情。站在新的时代浪潮之上,全市文旅系统将持续打好文化自信牌,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全面激活“文化+旅游”的“一池春水”。(全媒体记者 李文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这里软硬件环境好订单已排到半年后”——苏皖共建产业园区走访记

“这里软硬件环境好订单已排到半年后”——苏皖共建产业园区走访记

  题:“这里软硬件环境好,订单已排到半年后”——苏皖共建产业园区走访记   小桥流水,芳草如茵,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掩映在绿树浓荫之间……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让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看起来精致和谐。   记者近日在园区走访发现,作为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先行先试、跨域合作的载体,苏滁高新区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发展契机,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双主体”管理模式,强化...

信息发布平台

信息发布平台

  1、孵化器平台设立技术支持和产品展示中心,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实验、检测等) 2、协助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所及大企业沟通联系,利用其设备(开发和测试条件)及信息、人才与专有技术;   物业、餐饮、休闲、商务配套等一站式服务;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 创业导师、创业服务、创投基金等;   共享市场、人才、信息、资...

区产业园区-滁州

区产业园区-滁州

  产业集群:能源电力,医疗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创业路北侧、金沃生物东侧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黎明路南侧、健星物流西侧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北侧、迈德豪东侧   来安县经济开发区黎明路南侧、鑫禾功能膜东侧   来安县汊河产业第二片区汤庄大道北侧、品优金属西侧...

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

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

  4月11日上午,在雨山经开区雨园路西侧的马鞍山银峰智能传感科技园项目现场,3台挖掘机正挥舞着“长臂”进行土地平整作业。“项目一期占地89亩,计划建设2栋高层和8栋高标准厂房,预计明年6月竣工。”安徽银峰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丽云介绍道。   这片欣欣向荣的建设场地,在数月前,还是一片低效用地。   此前,一家新型材料有限公...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合肥依托“中国环境谷”打造“绿色新名片”   12家企业落地合肥,总投资额超2.58亿元   9月8日上午,一场“绿色含量”高的集中签约仪式在工投蜀山慧谷环境产业园举行。记者获悉,来自环境科技、光电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12家企业代表参与签约,总投资额超2.58亿元,为合肥绿色产业链“增色”。   12家企业签约...

天长“邻聚”党群服务中心高效服务企业党组织

天长“邻聚”党群服务中心高效服务企业党组织

  2022年以来,天长市投资200余万元,在聚集52家非公企业、484名党员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集党务、政务以及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邻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我们之所以用‘邻聚’这个概念,主要是想把周边企业党组织通过这个党群服务中心凝聚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政治洗礼的‘红色阵地’、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温馨家园’。”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邻聚管家”孙从庆介绍。园...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滁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滁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滁州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2020 年共实施31 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7.92亿元人民币,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据滁州市财政局民生办介绍,该市扶贫工作中“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154 个,带动贫困户1.61 万户,引导和支持具...

宁定合力新突破!定远“智造”奔涌向前

宁定合力新突破!定远“智造”奔涌向前

  大皖新闻讯阳春三月,江淮大地花开正盛,春意正浓,安徽定远县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内,定远“智造”产业正奔涌向前,宁定合力新突破,产业跑出加速度,工业增添新动能,招商引智倍添新活力,一幅欣欣然的春日画卷,正徐徐展开。   合力新突破 定远“智造”奔涌向前   3月的定远,微风轻拂,繁花盛开,车来车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