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百名记者走进滁州探寻“山水亭城”的发展“密码”
为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 11月7日至8日,由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庆祝第25个记者节表彰大会暨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期间,来自中央驻皖主要新闻单位、省直新闻单位、全省各地市新闻单位的100多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滁州市开展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调研当地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振兴等情况,一起探寻滁州这座“山水亭城”的发展密码。
文旅赋能,绘就“山水亭城”新图景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下辖天长、明光两市,全椒、来安、定远、凤阳四县,南谯、琅琊两区,人口454.6万人。
环滁皆山也。11月7日下午,记者们首先来到位于滁州的琅琊山,也就是醉翁亭所在地。唐代以来,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大量关于琅琊山的传世之作,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醉翁亭也被誉为“天下头部亭”。
醉翁亭往西约400米,有一处景点名为“同乐园”,取名自《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之意。这里原是开山采石形成的废弃宕口,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后,如今已经变身游客打卡地。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大多数补种绿植恢复绿化的的山体生态修复不同,同乐园利于破损的山体做成了一个新的人文景观,山体上雕刻着“意不在酒”等书法字体,与周边的山水风景交映成趣,赢得过往游客纷纷赞叹。
滁州作为山水亭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先天优势。据了解,过去几年,当地以5A景区创建为主线,着力扭转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业态单一等不利局面,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新建文旅项目,全面改造服务设施,推进数字化转型。2024年上半年,接待市民、游客158.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879.76万元,同比增长55.88%。
除了“琅琊山”,“滁菊”也是滁州的一张名片。滁菊曾被列为贡菊,《滁州志》记载“甘菊产于大柳佳”,在滁州南谯区,菊花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11月8日,记者在大柳镇的滁菊基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斌向记者介绍,滁菊在每年三月份育苗,八个月后才能结束,加上对气候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有一百多亩,每亩一年可产鲜花1200斤,干花200斤。
滁菊花茶、滁菊冷敷眼贴、滁菊精油、滁菊香皂……在安亩滁菊科技小院,摆放着各式各样滁菊衍生的产品。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刘铭璇在大柳镇曲亭村开启滁菊创业之路,积极参与南谯区滁菊产业园区建设,在滁菊核心产区大柳镇曲亭村流转土地260余亩,建起了滁菊加工厂。在她的带动下,大柳镇及周边区域滁菊种植面积已达1600多亩,滁菊精油、茶饮等创新产品也在不断推出。去年,大柳镇曲亭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打造“共富工坊”,村集体通过建设大棚等方式,年增加收益15万元。
漫步在滁州章广镇鸦窝村,乡村记忆馆里留住了乡愁,移民大食堂里“好戏连连”,村民们正听着庐剧喜笑颜开。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近年来,滁州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健康发展良好态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奋进中的滁州在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上正阔步前行,用实干续写崭新篇章。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周梅)
【2024网聚美好安徽】蚌埠:一川清 ...
【2024网聚美好安徽】筑梦苍穹 蚌埠...
合肥出租车调价将开听证会 三种优...
【探访中国传统村落】梦里桃花源藏 ...
【探访中国传统村落】千年历溪村藏 ...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践行“四力”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百名记者走进滁州探寻“山水亭城”的发展“密码”
2024-11-11 15:07:54
为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 11月7日至8日,由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庆祝第25个记者节表彰大会暨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期间,来自中央驻皖主要新闻单位、省直新闻单位、全省各地市新闻单位的100多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滁州市开展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调研当地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振兴等情况,一起探寻滁州这座“山水亭城”的发展密码。
文旅赋能,绘就“山水亭城”新图景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下辖天长、明光两市,全椒、来安、定远、凤阳四县,南谯、琅琊两区,人口454.6万人。
环滁皆山也。11月7日下午,记者们首先来到位于滁州的琅琊山,也就是醉翁亭所在地。唐代以来,一大批历史名人留下大量关于琅琊山的传世之作,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醉翁亭也被誉为“天下头部亭”。
醉翁亭往西约400米,有一处景点名为“同乐园”,取名自《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之意。这里原是开山采石形成的废弃宕口,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后,如今已经变身游客打卡地。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大多数补种绿植恢复绿化的的山体生态修复不同,同乐园利于破损的山体做成了一个新的人文景观,山体上雕刻着“意不在酒”等书法字体,与周边的山水风景交映成趣,赢得过往游客纷纷赞叹。
滁州作为山水亭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旅产业的先天优势。据了解,过去几年,当地以5A景区创建为主线,着力扭转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业态单一等不利局面,实施环境提升工程,新建文旅项目,全面改造服务设施,推进数字化转型。2024年上半年,接待市民、游客158.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879.76万元,同比增长55.88%。
除了“琅琊山”,“滁菊”也是滁州的一张名片。滁菊曾被列为贡菊,《滁州志》记载“甘菊产于大柳佳”,在滁州南谯区,菊花已有近千年栽培历史。11月8日,记者在大柳镇的滁菊基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国斌向记者介绍,滁菊在每年三月份育苗,八个月后才能结束,加上对气候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有一百多亩,每亩一年可产鲜花1200斤,干花200斤。
滁菊花茶、滁菊冷敷眼贴、滁菊精油、滁菊香皂……在安亩滁菊科技小院,摆放着各式各样滁菊衍生的产品。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刘铭璇在大柳镇曲亭村开启滁菊创业之路,积极参与南谯区滁菊产业园区建设,在滁菊核心产区大柳镇曲亭村流转土地260余亩,建起了滁菊加工厂。在她的带动下,大柳镇及周边区域滁菊种植面积已达1600多亩,滁菊精油、茶饮等创新产品也在不断推出。去年,大柳镇曲亭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打造“共富工坊”,村集体通过建设大棚等方式,年增加收益15万元。
漫步在滁州章广镇鸦窝村,乡村记忆馆里留住了乡愁,移民大食堂里“好戏连连”,村民们正听着庐剧喜笑颜开。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近年来,滁州市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健康发展良好态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奋进中的滁州在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征程上正阔步前行,用实干续写崭新篇章。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周梅)
为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11月7日至8日,由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庆祝第25个记者节表彰大会暨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行。期间,来自中央驻皖主要新闻单位、省直新闻单位、全省各地市新闻单位的100多名新闻工作者走进滁州市开展践行“四力”主题采访活动,调研当地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振兴等情况,一起探寻滁州这座“山水亭城”的发展密码。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