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工徽匠成长记|沈家文:做车间里的“定海神针”
人民网滁州11月17日电(记者周坤) 初冬,迎着正午暖阳,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沈家文,穿过已走了32年的厂区,走进以他牵头的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后文简称,全柴公司),这样的工作室,只有一个。而沈家文之所以能有此殊荣,是因为30多年工友们一声声“设备坏了,找沈工”,是公司一次次紧急抢修中都有他带头的身影。
作为全柴公司高精尖设备维修保养的探路人和领军人,沈家文这个名字,毫无疑问成为维修人员心中的“定海神针”。
沈家文在车间一线检修设备。受访者供图
曾经有一段时间里,全柴公司的发动机经常发生内腔清洁度超差,导致发动机拉瓦、水温高等严重质量问题,经仔细检查,发现发动机缸体内腔残留物超标。
当其他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沈家文带领团队在发动机缸体加工过程中,增加了自研的震砂震铁屑装置,蕞终将成品缸体从原来的平均内腔残留950毫克降低到55毫克。
这一举措,大大提高发动机质量,零公里故障率从0.5%降至0.01%,为公司降低该类问题客户质量索赔约200万元,大大提高公司品牌的客户口碑。
“每攻克一个难题,蕞大的收获就是越来越自信。”沈家文把这份自信传递给工友们,“装备不能一直依靠国外来解决,技术也不可能长期被别人垄断。只要钻研,都能有攻克的一天。”
在全柴天和铸造公司,过去混制芯砂时原材料加注时,都是人工操作,因化工材料挥发性大,不仅存在易燃易爆的隐患,同时加注过程存在浪费和材料受污染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沈家文带领团队创新在各原料储存罐设置料位信号,当料位信号低时及时地发出加料信号,自动补充各原料储存罐中的原材料装置工作。通过这项技术改造,实现公司发展的降本增效。
类似的故事,在沈家文32年的工作中,不胜枚举。他不但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创新,还极为重视人才培养,在技术传承上一直倾囊相授。“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工匠精神照亮年轻人的未来,照亮中国制造的未来。”沈家文说。
全柴公司成立的以沈家文带头人的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2020年,全柴公司成立了以沈家文带头人的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有实干精神的徒弟,使更多员工能在工作技能、个人修养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如今,他先后培养出电工、钳工技师20余名,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其中徒弟朱美文、檀钱兵先后多次获得省市两级竞赛奖项,并晋升为高级技师。
同时,他还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滁州应用技术学校担任产业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通过产教合作,影响和带动了大批青年人。
工作32年来,凭借优异的成绩,沈家文先后被认定为“安徽省产业教授”“安徽省技能大奖称号”“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等荣誉称号。
现在,沈家文已经成为全柴公司高技能人才的一面旗帜。他的这些荣誉,是现在众多全柴年轻人奋斗的目标。
“对我们实体经济领域的年轻人,我蕞想说的就是珍惜自己的岗位,正视自己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创新工作才是王道。”对于年轻人,对于未来,沈家文充满希冀。
合肥“新职业”③|量子计算机调试工程师…
安徽向新丨阜阳临泉:一个“超市”的双向…
2024“仙寓山泉”杯安徽·石台全国摄…
安徽向新丨池州经开区:半导体“朋友圈”…
农行芜湖分行发放全市首笔“乡旅贷”
合肥“新职业”①分布式驾驶员:置身一…
安徽向新丨滁州全椒:老企业“年轻化”的…
合肥“新职业”②特种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皖工徽匠成长记丨陈建林:用心守护“人造…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