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来安:“冬闲”地不“闲”农田建设忙
人民网滁州11月21日电(记者周坤)初冬时节,位于滁州市来安县枣林村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现场,机器轰鸣,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挖掘机挥动着“长臂”,开展表土剥离、田块整治、土方回填等作业,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且有条不紊。
来安县枣林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来安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
“真是太好了。”望着眼前的这片即将成形的“黄金田”,来安县枣林村种植大户王长荣连连称赞。
过去,没有配套灌溉设施是制约这里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该项目的即将建成,也让村里种植大户有了增收的底气和信心,“过去我们都‘靠天’吃饭,雨水少时,地旱,收入少,高标准农田建好了,我们心里更有把握了。”王长荣说。
通过“小改大、陡变平、弯改直、路变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仅有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也有效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俯瞰枣林村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徐艳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后,农户全程可以用机械化种植,更加方便高效,而且每亩地的产量也增加了。农户不仅种植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粮食丰产丰收也更有信心了。”来安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林学锋。
据悉,截至2023年底,来安县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1个,总投资18.83亿元,建设规模113.59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可以实现集约式管理,提高农田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基础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林学锋说。
合肥热电:11月18日起 今冬供暖开始…
合肥“新职业”③|量子计算机调试工程师…
“五个方面、22条举措” 中国式现代化…
安徽向新丨宣城绩溪:古村“新生”
美好安徽“愿景”如何变“实景”?省委全…
农行芜湖分行发放全市首笔“乡旅贷”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的故事 为全面…
全国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芜湖开赛 逾千名…
桐城市范岗镇:“千万工程”经验落地 托…
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壹柒”向未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