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厚植沃土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围绕产业需求抓培训,对接校企合作育人才。安徽各地积极行动,激励广大职工学习技能、传承技艺,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全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动力。
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勇正在为大家讲解飞机发动机零件更换技巧。工作室的专业技能培训内容丰富,学员钟亚军自从加入以来,技能进步飞速,很快就从一个小徒弟成功“出师”,拿到了助理工程师的职称。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装配员 钟亚军
通过参加劳模工作室(培训),我的技能上面得到了提升,也通过比赛给公司带来了很多的荣誉。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适航质量部 副部长 李勇
向我们的学员们传授我们劳模工作室总结的一些工作经验、经典案例,让我们的学员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我们的上岗培训(要求),对以后的晋升晋级都有很大的帮助。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了李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师带徒”培训与航空质量体系要求的内部许可授权机制深度融合。目前企业培养出的骨干人才,已经完成发动机架、油箱等关键零部件800多项试制取证工作。
校企联手,提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效。阜南县阜阳理工学校充分与企业交流,根据产业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等。在滁州市全椒县,以“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培训,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技术型、实用型产业工人。当地一所技术学校的学生每到实践课,就会统一乘车前往创维空调工业园上课。
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创维班学生 朱文翔
我们上午6点50从学校出发,7点半到创维上实践课,下午在学校上文化课。
全椒县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在实践期间,动态分配学生到相关企业的不同车间,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 副校长 王继武
(我们)联合多家企业,根据不同岗位,开展“双元制”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分年度实施,校企共同培养,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成为能手。
匠心筑梦,技能出彩。今年,安徽将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育高技能人才12万人,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同时,开展各类各级职业竞赛,多措并举夯实技能人才培育根基,实现产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