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由于我国士地资源短缺,城市化初始阶段非农业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农地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又存在粗放利用的现象,所以,保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的评价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土地工作者紧迫的任务之一。所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针对粗放式利用土地而青,其概念蕞先来自农业,集约经营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业土地投入一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土地经济研究领域,人们一致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渠丽萍,姚书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J];城市开发;2004年16期
刘伟,张巧龄,夏岩湖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0期
陈莹,刘康,郑伟元,邓红蒂,唐程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04期
齐建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J];科技资讯;2012年01期
邓铭江;旱区水资源集约利用内涵探析[J];中国水利;2021年14期
韩宇平;黄会平;水资源集约利用概念、内涵与模式[J];中国水利;2020年13期
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信委关于南京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J];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7年06期
节能降耗与资源集约利用[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08期
刘蕾;许景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北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对策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2期
刘法威;许淑芬;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詹海斌;现代农业科技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马艳萍;我国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李友生;规划着眼长远 基础设施先行 资源集约利用[J];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S1期
李来胜;高志宏;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高明;刘淑荣;价格调节与水资源集约利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01期
刘新卫;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科学内涵[J];国土资源;2007年02期
刘新卫;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述[J];国土资源情报;2006年03期
胡爱华;浅析城市化进程大背景下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20年02期
廖文梅;张广来;孔凡斌;区域水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5年06期
臧照青;宁爱凤;粮食安全下我国耕地资源集约利用问题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4年08期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J];南通市人民政府公报;2022年01期
蔡育天加快机制转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J];中国土地;1996年02期
高新才;张冀民;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耦合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04期
姜仁荣;李满春;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李来胜;高志宏;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黄河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J];开发研究;2007年04期
高明;李亚民;价格调节与自然资源集约利用——以水资源为例[J];资源·产业;2006年01期
鲁良栋;赵嵩正;论工业用地资源集约利用策略研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04期
闫恒;高速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州学刊;2007年02期
郭晨;刘强;郑兆伟;徐琳;张权;城市化发展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分析——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7年10期
赵领娣;马文才;海洋生物资源集约利用下的我国渔民增收问题[J];中国渔业经济;2006年06期
高明,刘淑荣自然资源集约利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程静;彭必源;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对策探讨——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J];孝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庚新;浅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管理与土地价值评估[J];科技创业家;2013年07期
余翔;张玉梅;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余翔;张玉梅;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周振华;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刘斌;徐进才;张晶晶;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农用地资源集约利用思考[A];2013年西部十三省区市土地学会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C];2013年
王静;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利用和持续利用三者的辨证关系[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5年
范瑞彬;李志勇;张绍杰;孙常琴;贾慧玲;招远市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研究[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杨青生;元胞自动机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模拟[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彭应金;杨俊孝;朱亚夫;论新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可持续利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黄训芳;傅新;康良润;构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以耕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为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王静;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利用和持续利用关系辨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任平;周介铭;杨存建;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及空间配置模式探讨——基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视角[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刘晟呈;城市空间拓展应重视土地的生态价值——天津滨海新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保护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荆芳;秦明周;基于节约集约理念的土地供应[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沈静;曹媛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A];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9年
纪成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思路探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夏敏;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年
李艳超;株洲市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年
张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年
张志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年
贾文辉;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年
刘斐;河北省山区耕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年
刘广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年
马文才;海洋渔业资源集约利用下的我国渔民增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年
陈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年
蒿慧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年
金珍敏;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年
张宽;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郑州大学;年
李彬;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年
迟恒智;济南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年
首席记者 彭瑜;万州“四区并进”推动国土资源集约利用[N];重庆日报;2019年
本报记者 高坡 李仲勋;用大数据把企业“引”进升级通道[N];新华日报;2017年
陈庆海;以共用共享为目标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N];中国档案报;2017年
本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雷海英;孟津:“水城梦”渐近[N];洛阳日报;2017年
记者 吴忠平;以市场手段推动国土资源集约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本报记者 王晖;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淮河流域水资源集约利用[N];河南日报;2009年
韩军营;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N];青岛日报;2007年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春蔚;我区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N];阿勒泰日报;2009年
罗通成;巴中市政协 关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N];四川政协报;2019年
记者 毛庆;加快提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南京日报;2018年
本报记者 胡敏;大力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N];经济日报;2005年
楚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斌;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国土资源集约利用[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通讯员 王爽;河北放管结合促进海域资源集约利用[N];中国海洋报;2016年
特约记者 史载;甘谷着力推进国土资源集约利用[N];天水日报;2011年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资源集约利用 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探索农业资源资本化路径[N];长江日报;2012年
记者 齐蕾;我市扎实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N];池州日报;2022年
记者 汪少冲;杞县产业集聚区“四集一转”促产城融合[N];开封日报;2014年
本报记者 曾金华;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N];经济日报;2016年
记者 林永顺;高新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效显著[N];安阳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王娟;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N];开封日报;2010年
记者 沙星海;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度[N];平顶山日报;2009年
记者 胡越;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 增强产业集聚区带动能力[N];洛阳日报;2010年
记者 杨应奇;江苏把集约优先贯穿沿海开发全过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本报记者 赵志伟;产业集聚区:福民强市的重要载体[N];洛阳日报;2010年
记者 徐立冬;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升级[N];湖州日报;2013年
本报记者 廖亮;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节约发展[N];新乡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魏东柱;坚持科学规划 打破发展瓶颈[N];开封日报;2011年
记者 张蕊聂楠 通讯员 常红虎 王芳芳;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良好[N];焦作日报;2011年
记者 王平;科学规划 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N];河南日报;2010年
记者 贾辉;省直单位率先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022中国知网(CNKI)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