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三要”助推经济发展2022年经济总量增速居全省首位
“安徽滁州市实现生产总值3610亿元,同比增长5.5%……”2022年,安徽滁州市经济总量稳坐“安徽第三城”,增速全省头部。放眼长三角41座城市,其增速也仅次于浙江舟山。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当地的GDP增幅位列全国前茅。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始终念好深度“融长”经。
1月3日,新年首个工作日,总投资105亿元的中润新能源(滁州)有限公司16GW大尺寸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正式投产。中润新能源的落户,是滁州立足产业优势,赴沪苏浙开展精准招商的产物。
据了解,中润新能源负责人每一次来滁州,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都会接待陪同;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重大节点,许继伟均到现场见证……得益于此,中润新能源才得以“23天签约、38天开工、180天建成投产”。
数据显示,2022年,滁州新签约的亿元项目中,约50%来自沪苏浙。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进位,增速居全省头部……”在滁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吴劲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被多次提及。把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是滁州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特色打法。
2022年,滁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0家,总数突破1000家、稳居全省第三;成立中国光伏材料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安徽省半导体与智能传感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新申报7家院士工作站、居全省前列;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19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滁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滁州向产业创新要动能的生动实践。
在过去一年中,滁州市“双招双引”成绩亮眼。
2022年,滁州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78个、新开工480个、新竣工310个、新投产32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百亿项目县域全覆盖。同时,参加全省集中开工动员项目383个、总投资25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1亿元,分别位居全省头部、第三、第二。
在滁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轮番出征招商,县市区、园区主要负责同志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10天、15天。即使在疫情期间,“双招双引”团队仍然做到联系、洽谈、跟踪、感情、责任“五个不断”……
据了解,今年的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已立下目标: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5年年均增长7.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万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5万元/人以上,主要指标总量和增速保持全省前列,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陈浩 周坤)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