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
阳春三月,借助产业转移的“东风”,位于安徽东部的滁州招商引资“闻”到了春的气息。
200多个项目集中开工、市委市政府领导频频出访、西门子等企业高层先后来滁考察......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彰显了滁州招商引资工作的不寻常。“接待外商考察是开发区当前中心工作之一,进入3月以来,我们平均一天要接待10批左右的外商。”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杨广兰言语中透露着自豪,她告诉记者,前两个月,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4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开门红”。
3月21日上午,滁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热闹非凡,申花坂田电器等150个重点项目集中同时开工,总投资达110亿元。
“这是今年滁州重点项目第二次集中开工。”滁州市招商局副局长刘江华告诉记者,头部次在1月23日,共有9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60亿元。21日开工的150个项目中,工业项目80个、6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4个、1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2个、4亿元,服务业项目16个、4亿元,房地产项目8个、24亿元。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新型建筑材料、轻纺、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上百个项目集中开工,展现了滁州市招商引资“春季攻势”的强劲。
(上接A1版)今年以来,滁州市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实施以“招大引强”为主题的招商引资“1121”攻坚计划:力争全市今年新引进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20个,1至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为了这个目标,滁州市提出了分阶段组织实施招商引资“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会战、冬季冲刺”系列活动,吹响攻坚集结号。
在“春季攻势”下,世界500强ABB、定远盐化工、中材、中建材凤阳工业园、福建盼盼食品工业园、台玻、申花电器、金帅洗衣机、绿色照明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元的项目,纷纷“花”落滁州;世界500强企业卡特彼勒、霍尼韦尔,国内著名企业国电集团、格兰仕、美的、碧桂园、广汽长丰等也即将与滁州“结缘”。
进入3月份,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非常繁忙。
3月2日至4日,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率领滁州市党政代表团到江苏泰州、南通、盐城三地,就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效能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学习考察。3月11日,韩先聪会见上海经济考察团。3月24日下午,韩先聪与来滁考察的西门子高层进行会晤,3月24日上午,江山会见来滁考察的成都双虎集团董事长尹显建……
从滁州“当家人”忙碌的身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招商引资已成为滁州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
“方方面面找线索、专业队伍抓谈判、市级领导抓推动、帮办力量做服务”,为建立这一招商运行机制,滁州市“一把手”率先垂范,推动全市形成以商招商、协会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会战网络招商和产业专题推介招商的“大合唱”。与此同时,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组建了三大中心。即:以全面动员为主题的招商项目信息中心,以专业对接为主题的项目洽谈中心,以安商富商为主题的帮办服务中心。
在滁州,“走出去、请进来”招商,不是大海捞针式的“海选”,更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是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在招商中,我们突出重点产业,确定主攻方向。”滁州市招商局副局长刘江华告诉记者。
1月23日,就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消息发布的第二天,由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开发建设的“宁滁合作产业园”破土开建。
据介绍,这一跨省共建的产业园占地500亩,共1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是集研发、制造、孵化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涉及综合园区、新能源、电子信息、机械、林产品深加工、汽车贸易等多个行业,是苏皖两省、滁州与南京两市探讨接轨合作模式的首发示范项目。
以“飞地”模式,合作共建园区,并非滁州独创,但滁州依托区位优势,以此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除牵手南京高新区之外,滁州还按“飞地”模式与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500亩的科技园,滁州经开区与上海莘庄工业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区签订了合作共建园区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防止招商线索流失和内部之间的相互诋毁、设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滁州市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市内开发区“互招共享”机制:各市县区在招商中发现不符合本地产业发展方向或难以落户的重大项目线索,推荐到市内其他园区,在项目落户并正式投产后三年内,推荐地和落户地分别按37的比例,在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税收等经济指标方面实行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