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滁州市争当先进光伏储能产业全省头部城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6

  金秋9月,暑气尚未消退。在位于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生产车间里,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无人驾驶车辆装载着刚生产好的电池片在车间里穿梭运行。这家总投资126亿元、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一年的新能源企业迎来了满产满销的状态。“现在生产线万片电池片,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超120亿元。”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经理欧阳建波坦言,目前,滁州已经成为制造光伏供应链所有组件蕞具成本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

  滁州捷泰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是我市追“光”逐“链”、迈向“世界光伏之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我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时代机遇中抢滩光伏产业赛道。几年时间,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福莱特、福斯特、东方日升等光伏巨头纷纷前来布局,构建起石英砂开采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逆变器、智能支架、封装胶膜、储能光伏电站等日趋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随着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连续在滁州召开,推动签约光伏产业类项目24个,总投资超160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落地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120多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亿元。全市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产能分别占全省产能的60%、50%、50%。打造世界光伏之都,争当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头部城,滁州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时光倒回至2016年,国内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巨头之一——福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子凤阳,总投资200亿元,成立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随后南玻、亚玛顿等光伏玻璃头部企业纷纷抢滩滁州落子布局凤阳,大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涌现。探究原因,给出的答案都指向:石英砂。

  “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丰富的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全国首位。”凤阳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光伏产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全球蕞大光伏玻璃生产线、蕞大太阳能光伏玻璃窑炉,构建了以石英岩矿开采加工为源头,光伏玻璃、日用玻璃、建材玻璃、硅化工竞相发展的产业布局。

  天然禀赋的石英砂资源与光伏玻璃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聚变,增强着滁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底气。滁州市扬凤阳石英砂资源丰富之“长”,补光伏产业链不全之“短”,将光伏产业列为八大新兴产业的领军产业,充分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实行“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个协会、一个研发平台”模式,全力招引国内光伏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截至目前,全市光伏制造规上企业45家。单体投资超百亿元项目12个、超50亿元项目20个,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围绕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我市精心编制光伏产业图谱,择优择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已构建起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背板等产业规模大、龙头企业多、产业生态完善的光伏产业链条。

  借机遇之势,主动作为抢滩新赛道。储能技术是克服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双碳”战略实施,储能电池正成为产业界的“必争之地”。我市一边持续深耕光伏产业,一边围绕新能源电池强链补链,实现“从无到有”,再到“集群扎堆”的巨大跨越。弗迪电池、星恒电源(滁州)、力维能、昆宇新能源、天合储能等多个龙头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投产,力神电池、国智新能源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电池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7个,其中已投产企业28家。

  隆基乐叶从签约到投产用时12个月,晶科能源从签约到产品下线个月,弗迪电池从签约到投产用时5个月……光伏储能企业在滁州发展的过程中,“滁州速度”纪录不断被刷新。其中,既有天时地利的馈赠,也有地方政府、企业家以及滁州人民的共同争取。政府努力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亭满意”品牌同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市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坚持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落实全维度的服务意识、全链条的服务理念、全流程的服务质量、全方位的服务措施。围绕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运营等各环节,提供“零距离”“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但赢得了客商青睐,也坚定了他们在滁发展的信心。“基于滁州‘亭满意’营商环境,隆基于2023年初追增投资第四期新建年产10GW新型组件项目,四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能可达到23GW及以上。”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挺表示,在滁州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滁州隆基稳步运营,产值和营收逐年攀升,已连续三年产值突破百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更是达到2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60%。“从发展态势来看,如今滁州的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也直接印证了企业当时落户滁州的正确性与前瞻性。”王挺说,下一步,滁州隆基将依托滁州良好的亲商安商环境,扎根滁州,立足单晶光伏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在布局自身产业的同时,继续引入上下游光伏配套企业,致力于形成光伏产业链聚集,助推滁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活民间投资 山西推出“30条”

  通达青烟潍的这个高铁大项目,更近了!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数字赋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南京玄武这样做!

  章贡区:推动“产才”同频共振(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储能资讯:180亿元!阳光电源签约大型储能示范项目;松下预计今年试产4680电池优先供应特斯拉

储能资讯:180亿元!阳光电源签约大型储能示范项目;松下预计今年试产4680电池优先供应特斯拉

  原标题:储能资讯:180亿元!阳光电源签约大型储能示范项目;松下预计今年试产4680电池,优先供应特斯拉   2月6日,经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的华能储能电芯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新能源”)成功中标。据悉,该项目采购的储能电芯为海辰新能源280Ah储能电芯,总容量2GWh。   2月8日,高安市...

关注!滁州大力发展这一产业!

关注!滁州大力发展这一产业!

  近年来,滁州市始终把种苗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以“苗卉滁芯、良木福民”为基本宗旨,聚焦打造精品苗木、繁荣市场平台、增进人民福祉目标,按照市场配、基地育、科技撑、平台活、资源合、项目用的基本思路,突出“六苗”抓手,即,基地育苗、科技助苗、良种壮苗、平台兴苗、项目载苗、助企活苗,充分发挥江淮分水岭地理特点优势、皖东苗木基地历史优势、长三角桥头堡区位优势,市县合力、政企同力...

南谯提升园区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南谯提升园区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南谯区聚焦打造高教科创城,提升经济开发区,打造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积极推进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县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打造科创城。累计投入70多亿元,创造性地打造重大创新创业平台——滁州高教科创城,目前高教科创城已初步形成以汇智湾片区为发展主轴、无人系统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南工大研发区互为补充的...

合肥与滁州联手打造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签约

合肥与滁州联手打造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签约

  中广网合肥10月7日消息(记者张秋实)滁州与合肥两市昨日在合肥正式签署了《合力打造合肥·滁州中国家电产业基地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市将联手打造面向全球的家电产业基地,共同探索家电产业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寻求产业合作的新思路,将有利推动两市家电产业优势互补,打造合滁家电走廊。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出席了签约仪式。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魏晓明和滁州政府副市长王图...

大爆发!南京与滁州正式签约!双城融合更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

大爆发!南京与滁州正式签约!双城融合更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

  滁州20年前就已牵手南京都市圈,滁州地处合肥、南京之间,紧邻南京江北新区,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南京、滁州都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南京联手周边进行跨界一体化,合作对象就有与江北新区一河之隔的滁州。   并于近日,正式官宣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官宣!签署一体化发展示范...

大项目纷纷落地滁州!这一产业大有可为!

大项目纷纷落地滁州!这一产业大有可为!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碧水蓝天,走进天长市杨村镇东大圩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黑白相间的光伏发电面板矗立在水中,远处风力发电大风车不停转动,目所能及的每一个瞬间,镜头定格的每一帧画面,构成了独有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令人陶醉其间,这里也因此被称为“渔光小镇”。   华东院天长1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占地约3700亩,分两期建设,分别于2017年9月、201...

安徽明光:全链条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安徽明光:全链条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安徽省明光市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聚焦“五大百亿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新思路,以大招引、大平台、大服务为着力点,积极做好产才融合大文章,建立“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引才“项目链”。明光市深入推进大院大所合作,精准对接校地、校企合作需求,推进重点企业与高校院...

安徽滁州:双招双引双向奔赴

安徽滁州:双招双引双向奔赴

  7月25日,滁州市公布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滁州市GDP1795.7亿元,增长4.3%,均位居安徽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位居安徽省头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3%,位居安徽省头部。   强基础、抓产业、推动投资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滁州市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亮点频频,狠抓“双招双引”的决心与干劲,可见一斑。现在,一个个人才纷至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