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实施“城乡融合”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南谯
今年以来,滁州市南谯区坚定把“城乡融合”和“工业强区”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推进现代化新南谯建设。
示范引领,打造精品农业工程。建立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聚焦“一环两带两区”建设重点区域,推进“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建设模式,探索“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等模式,集成生态、智慧、美丽等元素,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打造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示范区。黄泥镇“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模式,以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管理智能化。黄泥岗镇万郢村打造8000亩全管道覆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实现刷卡即可完成灌溉入田。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南谯段建成贯通后,高标田成为风景道连点成串的有机生命线,先后举办农民丰收节、茶乡游、华东自行车赛等特色休闲节赛10余次,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1.4万人。施集镇“高标准农田+休闲观光”模式以“稻田画”赋予农业生产,点燃了农业观光旅游的热点,该区域成为热闹一时的“网红打卡地”。
工业强区,增强经济发展“牵引力”。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四大产业方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抓。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利维能、德兰明海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以众望科希盟、众博新材料、银禧高分子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链,以华瑞微、亚芯微、辰达行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链,以恒昌机械、飞利浦高端智能家电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链等四大产业链体系。
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区域资源现状,布局建设茶叶、食用菌和水产三大产业,目前,全区形成茶叶4万亩、稻虾3万亩、食用菌1000万棒、青虾8000亩和滁菊5000亩的产业发展格局,年产值超7亿元。打造滁菊、茶叶和食用菌等产业化联合体16个,预计带动村集体收入超12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围绕乡村振兴一环线建设,推进茶香公园、九天峰旅游区二期和葡萄泉民宿集群三大项目建设,延伸发展民宿、研学、餐饮等多个产业链条,目前,打造茶山栗海、井楠民宿等农旅示范点15个,改造建成农庄、民宿50余家,推动5万亩茶园和果园“景区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收入超1.1亿元。
拉伸标杆,持续实施城市更新。南谯新区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实施3条市政道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滁阳路、龙兴路、康庄路延伸段建成通车;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式运营,市五院新院区全面开诊,旅游商贸学校南校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滁河治理新增工程及清流河乌衣老街段、南谯段防洪治理工程扎实推进。主城区形象品质持续提升,腰铺城市更新一期项目开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项目建成运行;改造棚户区4282套,征收房屋11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5406套,新增5G基站299个,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张婉婉)
中国科大附一院“青年医生”成长记
安徽南陵:连通水系,再现“梦里水乡”
甜啦啦“五一”成绩亮眼,热门旅游城市销…
合肥市头部人民医院:鲐背之年患巨瘤 创…
六安金安:废弃桑枝变成宝,小木耳成大产业
走访“新科人”|闫宝林:梦在无人机上飞
南溪南村的发展之变(区域协调发展微观察)
营收利润双增长,江淮汽车2023年年报…
利辛县马店孜镇:“篝火晚会”引爆乡村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