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滁州市琅琊区:聚焦“引育用留”激活乡村振兴人才活力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0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坚持把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创造条件、创新机制,聚焦乡村人才“引、育、用、留”等关键环节,探索实践出一条紧贴琅琊实际、具有琅琊亮点的人才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聚焦“引”,多渠道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突出引才契合度。借助近郊区位优势,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路线,制定“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态滁菊、绿色蔬菜、精品林果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经营主体213家,带动农民就业;聚焦绿色食品产业链“双招双引”,打造以元气森林、奶酪博士、泓顺源等重点企业为代表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区,扎实推进邓坝数字化蔬菜大棚、北大荒“垦地融合”等项目建设,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突出引才多样性。探索打通农村专职工作者流动渠道,公开选调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录村级专干;加强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接,推动建立农村实践基地、创办助农项目,吸引各类资金、项目、技术走进乡村;实施农业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推进“人才+产业+项目”有机结合,涉农街道主要负责人每月“走出去”开展招才引智行动,招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突出“育”,多层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抓好经济发展“领头雁”。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举办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做好“开门一件事”承诺签约、集中展示党组织班子工作成效等,切实提升村(社区)书记的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用好科技服务“助推器”。健全科技特派员信息库、备选库和技术需求库,以“补贴+项目”“调度+考核”“宣传+表彰”等形式支持科技强农工作开展;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5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农业创新平台,联合党员科技特派员创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对接高校院所组建科技特派团,促成9个行政村和10个农业经营主体与专家团签署产业振兴服务协议。

  用活教育培训“磨刀石”。坚持“内请外送”相结合,常态化邀请省内外专家入村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针对性组织种植能手、产业大户等本土人才外出观摩学习;综合分析各级乡村振兴干部经历经验、特长短板,采取集中授课、实地参观、网络教学等方式,实现村干部、选派帮扶工作队、选调生村官等群体培训全覆盖。

  紧扣“用”,多维度激活人才优势潜力

  建平台助力产才融合。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龙头企业创建、建设农业产业园等形式,加快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全区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84家,家庭农场121家,成功创建国字号农业品牌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各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

  设擂台检验工作成效。制定琅琊区村(社区)党组织“金牌书记”评选办法,入选者在街道挂职并享受副主任工资待遇,目前已有2名“金牌书记”选聘为事业编制;围绕乡村振兴、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内容,在全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以实地观摩、现场述职等形式,亮出工作成绩,比拼工作实效。

  搭舞台发挥个人价值。充分发挥选调生和驻村工作队两支人才队伍力量,坚持用在一线、奋斗在一线。探索出台选调生管理培养十项举措,鼓励选调生协助村“两委”做好党建及基层治理,扩充丰富琅琊区党建创投项目;组织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严格选派干部驻村管理,保障选派干部各项经费使用,确保“驻村”更“助村”。

  围绕“留”,多方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坚持公共资源同城共享,率先在全市实现医疗保险和蕞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并轨;投入近4亿元,对乡村中小学整合、提升,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进一步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蕞高每户可补贴2.8万元;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和高标准农田整村规划编制工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1万亩,基本实现耕地全覆盖;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道路通村达组;投入近2000万元,自来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优化政策服务“软环境”。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奖励办法,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保障服务,在乡村人才进行自主创业、金融信贷和审批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贯彻落实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12条,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有序推进村干部职级补助;建立区、街、村三级联审制度,妥善抓好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石倩男 燕高科)

  安徽16市2023年一季度GDP数据出炉

  以练备“战” 安徽启动“全国防灾减灾日…

  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博会在合肥开幕

  安徽工业大学做足调查研究“基本功”推进…

  安徽交控集团奋力答好五一节假日保畅“答…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

  安徽霍山:山村闲置资产变“民宿” 乡愁…

  芜湖湾沚区:村里有了“田保姆”

  2023年安徽省铜陵市公开引进急需紧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四川武胜县:一盆火锅煮“沸”百亿产业

四川武胜县:一盆火锅煮“沸”百亿产业

  四川弘朗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即将竣工。   8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武胜火锅产业。近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火锅产业园,鲜香麻辣的火锅味扑鼻而来。   火锅是武胜县的特色产业,不仅限于一包底料、一份佐料,还致力于发展火锅全产业链。一直以来,武胜县抢抓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和成都农产品加工产业转移机遇,面向重庆、对接成都,围绕武胜火锅产...

守护好绿水青山人工林筑起万亩屏障

守护好绿水青山人工林筑起万亩屏障

  环滁皆山也,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的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树木葱郁、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各类植物共153科672种,已发现鸟类162种。   为保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当地对森林公园内的特有树种及古木、名木开展了管护工作。近年来,当地工厂、学...

工业用地允许租赁有何政策利好

工业用地允许租赁有何政策利好

  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提出将改革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模式,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细言之,未来工业用地供应将细化为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出让三种形式。同时规定,在发布供地条件时,各地可将产业类型、生产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准入要求纳入。   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部委出台的稳定经济增长、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举措之一...

无为市全面开展“蕞濡意”为企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为市全面开展“蕞濡意”为企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无为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全面开展“蕞濡意”为企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1.2亿元、增长8.4%,规上增加值增长18.8%,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9.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远远高于全省和芜湖市平均水平。   推行简办快办,让企业...

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1587(万美元)   项目简述:随着镇平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三大产业园区,园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现已有上百家招商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可设计为1—3层的层高,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开发土地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入驻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入驻企业投资成本;并且标准化厂房建成后,经营方式灵活,可出售或...

湖南打造“湘商产业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

湖南打造“湘商产业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

  原标题:打造湘商产业园 形成带动邵阳经济快速发展的集聚区——湖南打造新常态下的新优势(十二)   ① 航拍下的邵阳市区邵水河步月桥段。(资料照片)   ② 正在建设中的湘商产业园厂房。(资料图片)   ③ 湘商产业园内已经投产的邵阳口味王槟榔生产车间。(资料照片)申兴刚 摄制图/李雅文   ...

滁州市琅琊区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新活力

滁州市琅琊区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新活力

  蓝图明、方向定、路径清、信心足。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在琅琊区农村,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和美画卷徐徐铺开。   初秋时节,琅琊区三官街道千亩芡实迎来采摘季,种植户们抓紧协调人力、车辆,开展采收、运输、销售,一派热闹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