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苏滁现代产业园案例
苏滁现代产业园位于滁州市东南,东至马滁扬高速,西至徽州大道、上海路及会峰路清流河桥,北至扬子路,南至创业路,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
建设周期:8—10年,总投资约130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
建设内容:以中新集团为建设主体,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滁州约36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重点打造“五个园”:
现代商贸物流园:重点发展小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新建材、绿色食品等专业商贸、仓储物流,兼容展示、服务、中介咨询、保险等综合功能。
高科技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绿色照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文化创意园:以创意工业设计、IT类新兴创意设计(软件设计、动漫、影视等)、创意消费品设计为主,兼容科技研发、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
区位优势:滁现代产业园位于滁州市区东南部区域,距离南京市区仅50公里,距合肥约100公里。区域交通已形成包括七条高速公路、六条铁路、三个机场和一条水路在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作为京沪高铁和沪汉蓉铁路的沿线城市,滁州能方便通达至北京、上海、南京、合肥、武汉、成都等中心城市,具有承东启西、临南接北的突出优势。
产业规划:滁州市汇集了博世、西门子、雀巢、长丰、扬子、台湾玻璃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已形成家电电子、食品饮料、汽车机械三大主导产业。结合滁州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情况,苏滁现代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械汽车、营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截至目前,苏滁现代产业园已签约引进企业近90家,其中,机械汽车产业共有企业20多家,协议引进资金近百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电气装备等领域,代表企业有上市公司长久集团、胜华波汽配、新加坡欣阳科技等;营养健康产业共有企业近20家,协议资金50多亿元,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代表企业有上市公司南方黑芝麻、拉芳集团、台湾上市公司百略集团、优盛医疗等;新材料产业共有企业10多家,协议引进资金超30亿元,涵盖耐火、隔音、反光、电子显示等领域,代表企业有铸铝行业领导者美国派罗特克公司、环泰反光材料公司、启辰ITO靶材等;在此之外,电子信息、总部经济等产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主导产业初步集聚。
服务环境:一是园区参照苏州工业园区“封闭运作”模式,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二号章”行政审批,实现封闭管理运作。中心设置行政审批窗口区、便民服务窗口区、企业服务中心窗口区三大功能区,有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经发(发改、商务、经信)、规划、建设、环保、国土、房产、消防、企业服务中心、公安等14个窗口,可以办理涉企行政审批和服务类事项140余类,其中经发窗口获得省商务厅直接授权,建设、环保、规划、房产、国土、气象等6个审批窗口享有市级部门“2号章”审批权限,建立了与市中心对接的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完善“一表制”收费功能,完成工商、质监、国地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办理工作,极大提高了入园企业办事效率。
二是园区针对企业帮扶工作,积极探索推行“四六工作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项目建设提速、早日投产达效。其中,四个“必到”,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帮扶方案”的工作思路,成立6个招商部,在园区企业帮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实行“必到项目现场,必到问题一线,必到企业车间,必到上级部门”的工作机制,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定制式帮扶方案。六个“一点”,做到“态度再好一点、理由再少一点、思路再清一点、动作再快一点、工作再细一点、创新再多一点”,对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逐个梳理,建立台账,实施销号管理,积极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发展目标:以中新集团为建设主体,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8—10年,总投资约1300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面积12平方公里。
综合滁州市自身情况,对苏滁现代产业园提出四大发展战略:产业高端化、布局城市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现代化。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一轴六片区’的规划结构。
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中心长期专注于产业地产投资开发领域,在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主题产业园、文旅地产、商贸物流基地、传统工业园转型升级等六大领域构筑起完善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提供从前期拿地策划、项目定位策划、产业业态规划、概念性规划设计到重大项目包装策划、盈利模式设计、招商及运营规划等一系列咨询服务,并主导完成了数百家产业园区或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编制,协助地方政府推进招商工作和产业资源导入。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