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用法治力量护航绿色发展
近年来,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调研视察、专题询问等多种方式,以法治力量做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滁州市聚焦青山、绿水、蓝天、净土的生态建设目标,实施“靶向”立法,构建全方位空间治理的法治格局,相继出台 《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条例》《滁州市城市绿化条例》《滁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开展《滁州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立法调研,正在制定《滁州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
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连续6年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并提出意见交滁州市政府研究办理,跟踪督查大气污染治理,连续出台《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决定》,并开展专题询问。
今年,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审议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首次审议该市监委关于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专项监督工作报告。
此外,从2018年开始,连续开展空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方面的执法检查,在检查中创新举措、方式、制度。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和南京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组织两地的部分全国、省和市人大代表,开展跨区域执法检查活动;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6家企业固废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以量化分析的方法为执法检查提供了科学支撑和专业意见,提高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权威性。
近年来,滁州市还邀请100多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参加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建议办理等。其中,将《关于完善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议案作为滁州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议案进行重点督办,该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饮用水源保护;与南京市人大连续3年围绕两地群众普遍关注的滁河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固废污染防治等开展联合视察、执法协同,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今年组织代表就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开展 “回头看”,有效推动城西水库、沙河集水库有关问题整改,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用力,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保护了滁城的“大水缸”。
今年上半年,城西水库水质优于国考断面III类考核标准。近年来,滁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在2021年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生态环境指标中7项满分,多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蕞好水平。(记者 罗宝 通讯员 李涛)
滁州市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到督一项、管一项,构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体系,凝聚监督合力,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民族歌剧《风雪大别山》在安徽大剧院唱响
合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相册第五季第8集《传奇迎客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安徽省“蕞美职工”
2021年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与个人
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7月“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揭晓
5岁女童口吐白沫情况危急 两名男子一路狂奔送孩子就医
10人获评2022年“安徽省蕞美医生”
安徽举办2022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徽匠”职业技能大赛
·安徽省持续深化婚俗改革 倡树新时代婚俗文明新风尚
·安徽省加强成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
·安徽制定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
·安徽省推出法律援助敬老爱老“套餐”
第17届中国黄山(黟县)山地车公开赛举行
【“飞阅”中国】黟县宏村镇出现平流云美景
·【“飞阅”中国】安徽肥西:守护绿水青山 助力乡村振兴
·合肥:不惧“烤”验 守护绿色
·【“飞阅”中国】安徽铜陵:秀美天井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