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
4月上旬,经国务院批准,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这是滁州头部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使滁州增加了一张国家级的“城市名片”、一把对外开放的“金钥匙”;同时,也是滁州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硕果累累、产业优势明显结出的果实。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199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博西华、康佳、华瑞、霞客、科思、行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先后入园,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首选区,是全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滁州市大滁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开发区规划面积由11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约35平方公里,形成了城南、城东、城北三大经济板块。
开发区科学编制了发展规划,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和“十二五”规划,编制了扩区提级规划,精心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首选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家电滁州)示范基地、国家级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等四大国字号品牌。全力推动招大引强,制定优惠政策,坚持高位推进,强化以商招商,开展专业招商,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面建设承接平台,园区建设投入由2005年1亿元左右,发展到2010年的12亿元以上。围绕“调整城南、提升城东、拓展城北”要求,加快推进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使园区承载能力、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和完善。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开展“百名干部帮办百个招商项目”、“百名干部帮百企”的“双百双帮”活动,加大对企资金扶持,助企破解用工难题,促进了企业上水平上台阶。
“十一五”时期,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入库财政收入增幅逐年提高,以年均37.8%的增速,连跨2亿元、3亿元、4亿元、5亿元4个大台阶,达到5.6亿元;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9亿元,连跨10亿元、20亿元、30亿元3个大台阶,达到3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近百户,达到140户。
招商引进了一批大项目。2009年以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引进项目199个,投资规模4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投资65亿元的华冠电子、50亿元的玉环工业园、3.4亿欧元的西门子新家电、30亿元的格兰仕电器、21.5亿元的长电科技、21亿元的银鹭食品、20亿元的永强汽车等大项目先后入驻园区。2010年,签约引进项目95个,协议引进资金近185.3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5亿元。
随着一大批项目的签约落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家电配套园等“七园一基地”应运而生。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当年竣工投产项目(含租赁厂房)首次超过百个,达到103个,续建项目29个,新开工项目79个。目前,开发区拥有各类入园企业612家,其中工业企业超过400家,外资企业25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5家,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6685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5725万美元。开发区家电信息、汽车、机械加工、纺织服装、林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绿色照明、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盼盼食品、蜡笔小新、雅客食品、招友科技、东明照明、杰事杰新材料等项目先后入园,形成规模。(滁州在线记者张 杰、通讯员张海涛、蔡军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