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滁州开展招商引资“大阅兵”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 “三不”、“两不变”,即不提新口号、不铺新摊子、不搞新花样;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安排、举措、目标、任务不变,市委的人事制度、人事安排,特别是已经提交并经省委批准的换届人事安排方案不变。新任滁州市委书记姚玉舟一到任就开展密集调研,反复强调。
8月17日下午,姚玉舟同志到任当天就会见了来滁考察的博西家用电器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盖尔克一行,并在随后几天里,会见了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总裁蔡金垵等,深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滁现代产业园,先后到康佳电子、博西家电产业园、长电科技、立讯精密、猎豹汽车、沛愉包装、道益精密科技等企业调研。
8月28日至30日,主持开展了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观摩检查活动,这也是今年来滁州首次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大阅兵。姚玉舟和市长张祥安分别带领市几个班子和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各县(市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滁现代产业园的企业和项目现场观摩检查。8月30日,召开招商引资项目观摩检查活动现场会并明确要求,坚持不懈地抓招商、抓项目,为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增添动力、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滁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核心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县、平台和部门联动,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17月份,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61个,其中,5-10亿元的21个,10-20亿元的9个,20亿元以上的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6亿元,总量全省第五,增幅比去年同期前进三位。
◆总投资39亿元的近海新能源汽车、30亿元的北汽国泰汽车、26亿元的长久汽车、25亿元的沃特玛新能源电池、20亿元的上海电缆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博西家电上半年实现产值27.8亿元,上缴税收3.92亿元。博西集团已决定未来几年新增投资15亿元,将滁州打造成博西家电全球领先的生产基地。
◆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第三家整车生产企业,正式投产以来发展迅猛,上半年实现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3.5倍;上缴税收7363万元,同比增长6.3倍。
◆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滁州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启动建设以来,已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72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续建项目76个,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
◆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以来新引进近海、长久、沃特玛、合众、欧辉、蓝天等项目30多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近200亿元,正在加速形成从电池、充电桩、零部件到整车的产业链。
◆健康食品产业今年以来新签约项目30多个,其中亿元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元。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以来引进了4个国家“”人才团队,签约29个亿元项目,协议总投资161亿元,到位资金78.6亿元,同比增长75%。 1-7月份财政收入21亿元,增长54%;规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21%。
◆苏滁现代产业园产业今年以来新引进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亿元项目13个,1-7月份财政收入增长137%。 4年来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79个,协议总投资33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超40%,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滁宁高教科创城对接南京江北新区,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规划占地1265亩的南京工业大学科教城项目已签约落地,南京工大联能科技、南京工大开来新材料科技、众望科希盟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中科院院士、南京工大黄维校长领衔的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滁州基地等项目已完成选址、规划。
◆汊河新区主攻轨道交通产业,截至去年底已入驻工业企业281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财政收入5.5亿元。今年以来签约项目29个,其中车辆配件项目16个,协议总投资77亿元。
◆城市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完成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居全省第二。
◆交通运输:全市在建高速公路2条共157公里,计划新开工及推进前期工作的高速公路项目5条计254公里,开工率、完工率均居全省前列。
◆帮扶帮办:坚持问题导向,因企施策,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全市收集企业用地指标、资金融通等问题1357个,已解决1136个,正在协调办理218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