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强链补链滁州经开区——以梦为马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从世界蕞大的胶膜生产企业,到全球知名光伏组件龙头,从配套到组件再到储能,这里一应俱全——近日,记者在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了解到,追“光”逐“链”,滁州抓项目、抓产业、抓环境,正跟随“光”的脚步,抢占光伏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奋力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迈进,让“世界光伏之都”实至名归,让“安徽造”光伏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道路宽阔,厂房林立,走进滁州经开区,一派繁忙的景象,三年来,聚焦内培外引,滁州经开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已形成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其中,“光伏产业”已成为其一张闪亮“名片”。
抢滩光伏产业“新赛道”,滁州经开区用行动彰显了“滁州速度”。当光伏产业蓄势待发的时候,光伏巨头隆基依托其技术优势快速扩张,急需新的生产基地,并开始在全国选址。鉴于对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仅两次沟通,隆基就达成在滁州经开区投资20亿元的意向。2018年1月4日,双方签约,开启了滁州光伏产业大发展的序幕。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从2018年至今,滁州经开区光伏产业从隆基乐叶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雨后春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目前已聚集光伏边框、胶膜、支架、焊带、设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规上企业10余家。其中,除了全球蕞大的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光伏之外,还有知名光伏产品供应商东方日升、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世界蕞大的光伏胶膜生产企业福斯特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显现。截至6月,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光伏及储能企业11家,1~6月累计实现产值超250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全年百亿元企业达2家,50~100亿元企业1家,10亿~50亿元企业2家。
“滁州经开区的服务效率让我们领略到‘滁州速度’带给企业发展的信心。”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经理张朝寅说。2020年7月,企业入住滁州经开区后,园区头部时间了解企业需求,定制化建设厂房,仅用时7个月就实现投产。张朝寅介绍,目前东方日升滁州生产基地的六成光伏产品通过总部出口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该公司一期项目营收118亿,今年又新建了二期项目。
除了令人称赞的“滁州速度”,滁州发展光伏产业还有自己独有的“底气”。滁州市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丰富的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中国头部位。
“我们将努力做好服务,将光伏产业做大做强,助推滁州市早日实现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汪明阳表示,滁州经开区结合自身实际,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打造蕞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以“营商”之变获“商赢”。
“亭满意,来经开”是滁州经开区打造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也是许多企业家对滁州经开区营商环境的认可。光伏企业用电要求高,哪怕停电一秒,“复机”带来的损失就达百万元以上。“当我们遇到棘手问题,经开区总能头部时间了解并且快速解决。”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伟介绍说,“经开区协同当地供电部门连续三次解决了企业即将断电的问题,避免了巨大损失。”
夏日炎炎,滁州经开区正逐“光”而行。说到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汪明阳表示,“滁州经开区将着力强链补链,向‘世界光伏之都’阔步前行。未来三年,园区将站稳国家级经开区全国50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彭园园 刘静文)
全省首创!芜湖“流动车管所”“开 ...
“合电小云”机器人上线 合肥线上 ...
想免费领养小狗却“狗财两空” 合...
商议院 “疯狂小杨哥”们被点名,...
商议院 为合燃华润连夜整改点个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逐“光”而行,强链补链,滁州经开区——以梦为马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2023-08-15 16:55:09
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从世界蕞大的胶膜生产企业,到全球知名光伏组件龙头,从配套到组件再到储能,这里一应俱全——近日,记者在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了解到,追“光”逐“链”,滁州抓项目、抓产业、抓环境,正跟随“光”的脚步,抢占光伏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奋力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迈进,让“世界光伏之都”实至名归,让“安徽造”光伏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道路宽阔,厂房林立,走进滁州经开区,一派繁忙的景象,三年来,聚焦内培外引,滁州经开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已形成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伏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其中,“光伏产业”已成为其一张闪亮“名片”。
抢滩光伏产业“新赛道”,滁州经开区用行动彰显了“滁州速度”。当光伏产业蓄势待发的时候,光伏巨头隆基依托其技术优势快速扩张,急需新的生产基地,并开始在全国选址。鉴于对光伏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仅两次沟通,隆基就达成在滁州经开区投资20亿元的意向。2018年1月4日,双方签约,开启了滁州光伏产业大发展的序幕。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从2018年至今,滁州经开区光伏产业从隆基乐叶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雨后春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集聚,目前已聚集光伏边框、胶膜、支架、焊带、设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规上企业10余家。其中,除了全球蕞大的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光伏之外,还有知名光伏产品供应商东方日升、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世界蕞大的光伏胶膜生产企业福斯特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显现。截至6月,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光伏及储能企业11家,1~6月累计实现产值超250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全年百亿元企业达2家,50~100亿元企业1家,10亿~50亿元企业2家。
“滁州经开区的服务效率让我们领略到‘滁州速度’带给企业发展的信心。”东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经理张朝寅说。2020年7月,企业入住滁州经开区后,园区头部时间了解企业需求,定制化建设厂房,仅用时7个月就实现投产。张朝寅介绍,目前东方日升滁州生产基地的六成光伏产品通过总部出口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该公司一期项目营收118亿,今年又新建了二期项目。
除了令人称赞的“滁州速度”,滁州发展光伏产业还有自己独有的“底气”。滁州市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丰富的石英砂资源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其中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品位和开采价值均居中国头部位。
“我们将努力做好服务,将光伏产业做大做强,助推滁州市早日实现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标。”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汪明阳表示,滁州经开区结合自身实际,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打造蕞优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以“营商”之变获“商赢”。
“亭满意,来经开”是滁州经开区打造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也是许多企业家对滁州经开区营商环境的认可。光伏企业用电要求高,哪怕停电一秒,“复机”带来的损失就达百万元以上。“当我们遇到棘手问题,经开区总能头部时间了解并且快速解决。”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伟介绍说,“经开区协同当地供电部门连续三次解决了企业即将断电的问题,避免了巨大损失。”
夏日炎炎,滁州经开区正逐“光”而行。说到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汪明阳表示,“滁州经开区将着力强链补链,向‘世界光伏之都’阔步前行。未来三年,园区将站稳国家级经开区全国50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彭园园 刘静文)
全球光伏20强企业有9家落户滁州,从世界蕞大的胶膜生产企业,到全球知名光伏组件龙头,从配套到组件再到储能,这里一应俱全——近日,记者在安徽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了解到,追“光”逐“链”,滁州抓项目、抓产业、抓环境,正跟随“光”的脚步,抢占光伏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奋力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迈进,让“世界光伏之都”实至名归,让“安徽造”光伏产品远销全球各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