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宣威:园区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发展

admin7个月前 (10-01)滁州产业信息22

  2023年,宣威经开区紧紧围绕“打造成全市开发开放重点区域、工业转型升级主战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目标,以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为重点,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招商环境,深入实施三年行动,园区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在宣威工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支柱作用更为明显。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发展保持可喜态势

  2023年1月至11月,宣威完成工业总产值255.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0亿元。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二是市场消费逐步复苏;三是工业产品价格止跌企稳。

  2023年,宣威经开区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大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明显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项目的签约和落地。全年谋划储备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20.5亿元;申报园区基础设施专债项目5个,获批2023年提前批次专项债券资金项目4个,争取专债资金13.4亿元。2024年计划申报地方政府专债项目5个,争取专债资金21.7亿元。

  宣威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严格落实项目代办、企业联系、涉企检查报审“三项制度”,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服务吸引企业投资宣威经开区。较好完成昆明南博会、厦洽会、上海进博会、南宁沿边对接会等宣传推介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宣威经开区知名度。2023年1月至11月,签约项目16个,协议投资406.4亿元;新开工项目12个,到位资金16亿元。

  招商引资重点突破 对外形象更加良好

  宣威建机制、压责任、抢工期、抓进度,着力推动园区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凤凰山产业园220千伏浦山输变电工程顺利竣工,宣威年产110万吨特种线号路中段完成规划设计。虹桥产业园110千伏宣威变电站、10千伏虹桥产业园供电工程、10千伏白云延长线供电工程和宣威火腿博览馆、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园区1号路延长线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完成规划设计。羊场化工园区投资3.5亿元,迁改10千伏电力线公里,完成给水厂建设工程量的80%,总长2.1公里的5号路、6号路及附6号路路基工程完成60%。

  宣威持续修编完善园区总规及其配套专项规划,完成液态金属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和羊场化工园区控制性规划,目前正在开展虹桥产业园和凤凰山产业园的控制性规划编制,园区布局不断优化。盘活企业闲置用地,收储企业闲置土地2宗1054亩。努力提高用地报批效率,完成3个产业园3764亩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的编制上报,成片开发方案获得云南省政府批复。

  要素保障逐步改善 项目落地承接有力

  2022年至今,宣威经开区共签订招商引资合作协议29个,协议总投资512.2亿元,其中东部产业转移投资项目签约11个,协议总投资483亿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

  钢材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深入,磷化工产业链延伸更加精细,液态金属产业发展路径更趋成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加快打造以宣威火腿为重点的百亿级高端食品产业,目前,火腿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公共服务中心及火腿文化博览馆等相关配套设施相继建成投用,签约入驻火腿企业16户,租用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建成投产企业10户,另外6户火腿加工企业正在加快建设,年生产加工火腿2.8万吨,产值7.8亿元。2023年,以宣威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为主的绿色高端食品产业及生物、医药制造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6.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特约记者 晏廷勇 浦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凤阳县土地流转信息-出租承包转让价格-凤阳县土流网

凤阳县土地流转信息-出租承包转让价格-凤阳县土流网

  土流网全国土地安徽土地滁州土地凤阳县土地   没找到心仪的土地,1分钟发布需求,小土帮您快速找地   滁州凤阳县10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滁州凤阳县8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滁州凤阳县7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滁州凤阳县1000亩水田经营权出租   滁州凤阳县1500...

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韩俊:强化省会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   “江淮粮仓”收种忙——粮食主产省安徽秋收秋种一线观察   新华社数字记者独家探访九章三号“内部世界”   乡村行·看振兴丨安徽省颍上县:产业融合谱“兴”篇   全国每4辆出口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江淮大地处处新“丰”景

江淮大地处处新“丰”景

  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新品种研究……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园区,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记者在采访中真切感受到:从皖北到江南,各地多措并举,在江淮大地上打造出喜人新“丰”景。   7月29日,濉溪县四铺镇八里村、洪南村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翠绿的玉米叶随风摆动,绿意盎然。   “机井多了深了、新建了涵闸、道路也变宽了……随着...

皖粮引“新食尚”徽食链“大厨房”

皖粮引“新食尚”徽食链“大厨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藏粮于技”正成为现实。为展现广袤大地农业现代化奔涌的新气象、新探索,更好地促进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央广网特别推出“强国看农业”系列报道,记者走进田间地头、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研基地,带您一起领略大美中国的农业新“丰”景。   秋色如画,“丰”景正好。在全国...

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漯河市的支柱产业。2022年以来,漯河积极打造中原食品实验室,发挥平台载体功能,加强食品领域技术协同攻关,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年卖出100多亿包辣条,火腿肠销量、冷鲜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漯河的面积在18个省辖市中并不算大,食品产业规模却占据全省的1/5、全国的1/50,...

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签约项目237个合同金额842亿元

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签约项目237个合同金额842亿元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于4月21日在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举行。   据了解,本届大会以“绿色食品  从长三角走向世界”为主题,包含展示推介、主题大会、主旨报告、项目签约及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共吸引国内食品行业商协会、知名企业、大型采购商、投资金融机构等350名代表参会。大会旨...

绿色农产品争上长三角“餐桌”

绿色农产品争上长三角“餐桌”

  6月18日,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产业园种植的番茄、辣椒等蔬菜畅销长三角地区。 通讯员 胡卫国 摄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是中国蕞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毗邻省份山东,地处蒙山沂水间的临沂市也瞄准长三角广袤市场,...

绿色工厂“绿”意盎然

绿色工厂“绿”意盎然

  今年,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包括874家绿色工厂、47家绿色工业园区、11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643个绿色设计产品入选,这意味着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再次取得新进展。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显示:绿色工厂是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记者采访发现,通过打造绿色环境、升级绿色产线、研发绿色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