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各市经济总量出炉:滁州破4000亿安庆第5六安第10
2024年安徽省经济成绩排名已经全部出来了。全省GDP总量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625亿元,增量3574.4亿元,增速7.6%,人均GDP升至82707元。
在这经济发展趋势下,各市经济表现如何,一起来了解下吧。其中滁州首次跻身“4000亿俱乐部”,安庆稳居第五,六安前十。
滁州以4034.4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省第三,成为继合肥、芜湖之后第三个突破4000亿元的城市。
其252.39亿元的增量与6.67%的增速虽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作为皖东经济重镇,滁州的增长离不开制造业升级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动。
近年来,滁州积极承接南京、合肥的产业转移,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之宁滁城际铁路等基建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区位优势。
不过,其人均GDP(99491元)仍低于合肥、芜湖等头部城市,未来需在提升居民收入与产业附加值上持续发力。
安庆以3156亿元GDP排名第五,增速高达9.65%,增量277.7亿元,两项数据均位居全省前列。
作为传统工业城市,安庆通过产业转型焕发新生。一方面,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布局。
此外,安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物流与外贸表现亮眼,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其人均GDP(77657元)虽低于全省均值,但去年的经济增速显示出后发潜力还是很大的。
六安以2307.5亿元GDP跻身全省第十,增速9.18%,增量194.1亿元。
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六安长期面临交通闭塞与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但近年通过“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成功引入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重大项目。
例如,光伏产业链的完善带动了上下游企业集聚,而生态旅游与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则激活了乡村经济。六安的人均GDP(53168元)仍处于全省中下游。
除以上三个城市之外,省会合肥以13507.7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榜首,占全省总量的26.7%,但其6.58%的增速略低于全省均值,显示出经济规模扩大后增速自然放缓的规律。
合肥的科创优势依然突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持续发力,但需警惕土地、人才等要素成本上升对中小企业的挤压。
芜湖则以5120.5亿元GDP位居第二,增速8%,人均GDP高达136183元,远超合肥(137092元)以外的其他城市。
作为安徽“副中心”城市,芜湖在汽车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表现强劲,奇瑞、海螺等龙头企业贡献显著,同时民营经济活跃度位居全省前列。
阜阳凭借人口红利与交通枢纽优势,在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快速扩张;亳州则依托中医药产业与现代种植技术,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其305.8亿元的增量甚至超过部分排名更高的城市,展现出“小而精”的发展模式。
安徽各市尽管多数城市实现增长,但区域分化问题依然突出。淮北增速仅2.96%,增量40.4亿元,人均GDP72469元,增速垫底!
总体来看,2024年的安徽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经济答卷,但均衡发展之路仍任重道远。对此你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