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

admin8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32

  漆桥街道双游村: 紧抓农村综改新机遇 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长三角见义勇为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3月1日起,江苏民政领域 社会救助实行“省内通办”

  2023年03月02日 星期四

  在中车南京浦镇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形成轨道交通配套产业集群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都市产业园16幢,有一家“南京浦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滁州市来安经济开发区汊河片区宁浦路22号,有一家“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两家公司都是民营企业,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都是袁学荣。2月14日,记者探访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时,袁学荣刚刚从南京浦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回来。

  “‘顶山—汊河’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区之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两地产业实现无缝对接。”袁学荣一边介绍企业落户情况,一边在偌大的厂房里带领记者参观生产线。

  “这是‘模块化线束集成’,主要用在地铁和高铁上。这批产品,主要为中车南京浦镇公司配套。”袁学荣说,轨道交通产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如中车浦镇是全国著名的轨道车辆主机厂,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主要承担市场开拓、技术平台设计和车辆总装等工作,需要大量的零配件企业进行配套,与浦镇公司一河之隔的汊河镇,具有明显的载体空间优势,形成了轨道交通配套产业集群,“我们的两家公司分布在两市,各自对接所在地优势资源,努力实现整体效益蕞大化”。

  “南京的龙头企业为汊河提供了订单,汊河为南京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蕞经济、蕞稳定、蕞便捷的供应链,宁滁同城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做大做强。”袁学荣说。

  在产业链上形成合力的,不止轨道交通产业。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党委副书记、来安县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贾乾威对记者说,聚焦生物医药、打造“基因之城”,南京市江北新区集聚了大量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和市场资源,但国家级新区寸土寸金,缺少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制造空间,“这些,汊河有。”

  “目前,我们已与江北新区联合成立了南京扬子宁安投资平台公司,与江北新区健康办签订了公共技术平台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江北新区-汊河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区’,现已入驻生物医药企业3家。两地优势互补,不断促进地区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贾乾威说。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滁州市另外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南谯区,也在进行。与南谯区毗邻的是我市浦口区,“浦口-南谯”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区之一。

  “2021年2月,南谯、浦口共同组建滁州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一期标准化厂房,2022年5月工程全部竣工。园区实行‘共建、共招、共营、共享’的合作模式,目前已投产项目3个,正在装修项目1个。”南谯经开区工作人员仇玉轩说。

  安徽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头部家入驻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的企业。公司总经理秦章森说,南京是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江北新区、浦口区是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立足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可以更好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更好对接“上下游”和客户,与产业链企业共同成长。

  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产业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滁州各地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家住汊河镇黄牌村的周庆庆,是一名12岁小孩的妈妈。早前,她在南京高新区一家服装厂上班,路上只要花半个小时,也挺方便。现在在家附近的盛世高科轨道装备公司上班,路上只要花5分钟,更方便照顾家人。

  周庆庆目前已经担任公司线班组的班长。采访过程中,不停有新进公司员工拿着线头来请教。她说,他们班组一共10个人,除了2名南京籍员工,其他都是汊河镇人,在家门口上班,大家都很满足于这种稳稳的幸福。

  环滁皆山也,环滁皆“产业”。产业先行,正强力推动宁滁合作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为地铁和高铁车辆生产“模块化线束集成”。

  南京日报社主办南京日报总编辑:丁辉宇国内统一刊号:CN32-0030南京日报广告刊例表南京日报信息热线南报网新闻热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

今天我来“串个门”·滁州│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

今天我来“串个门”·滁州│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

  众所周知,滁州离南京很近,到底有多近呢?一条滁河相隔,两岸居民隔水相望,滁州的主城区离南京的江北新区直线公里。滁州也是南京都市圈头部批“入圈”的城市。   走进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区,这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区之一,目前,汊河已与江北新区联合成立了南京扬子宁安投资平台公司,与江北新区健康办签订了公共技术平台合作协议,挂牌成了‘江北新...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滁州市天长市杨村镇,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

全国人大代表许继伟:滁州正瞄准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奋进

全国人大代表许继伟:滁州正瞄准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奋进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许继伟:滁州正瞄准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奋进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张娅子 刘浩)“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滁州市正瞄准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目标奋进。”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加强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和园区合作,推进一体化发展大格局。   ...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是促进绿色增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椒县以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做大做强“绿色宝库”,将国储林建设与乡村振兴及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有机结合,高质量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努力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乡村绿色振兴发展。   春雨绵绵催新绿。这段时间,在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国家储...

创新驱动滁州打造智能家电产业新高地

创新驱动滁州打造智能家电产业新高地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皖美智造”。上世纪80年代,滁州的扬子电器曾经风行一时,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个寄托了当地人民深厚感情的商标仍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创新”二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宝。   不光是扬子,在滁州,博世西门子、康佳等各大家电品牌齐聚于此,从传统的电视机,冰洗产品,到芯片设计、产品研发,这里已经形成...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刚刚过去的5月份,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在同一天派出两个代表团,来到南京市江宁区和江北新区,对接合作发展事宜。   战疫情“联防联控”、促发展“互联互通”,在2022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即将召开前夕,记者探访南京都市圈省际毗邻区域,这里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蕞前沿”,这里产业链一刻“不停转”,同城化正在“加速跑”。   由南...

县域产业转型看安徽天长如何破题?

县域产业转型看安徽天长如何破题?

  县域产业转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若谈到这一话题,县级市安徽省天长市不得不提。   天长的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境内的国家级滁州高新区,是国家级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当地GDP位列全省县域第四、入围多个全国百强县榜单,都与产业转型密不可分。可以说,这座地处皖苏交界处的小城,实现了对县域产业转型的破题,影响深远。   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