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三官街道持续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始终坚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总要求,以用好的政策为牵引,做好用活现有阵地优势,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为抓手,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党建引领,绘就治理有效的“红色”奋进图
“关键少数”来领头。街道领导包村入户与村“两委”包组入户相结合,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行动,村干部依托“网格化”精细治理,发挥“铁脚板”优势,分解任务各个击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借助乡贤在调解矛盾纠纷的作用,组成“网格志愿者”队伍,和村干部一起担当村情联络员,倾听群众心声,在“家门口”做好“关键小事”。
“一约四会”做保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工作机制,完善“四议两公开”、民议民决民评流程,实施“美丽庭院”行动计划,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探索全市首家农村“物业化”智能管理,安装监控******头60余个,打造联网联控平安乡村。
“信用积分”激活力。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合理运用“党建+信用”成果,大力宣传信用户礼遇政策,开设“积分超市”专柜,以“信用”促和谐,激发群众自治活力。
产业兴旺,绘就蓬勃发展的“金色”富足图
织牢耕地保护网,全力守好“饭碗田”。结合江淮分水岭风景道重点村项目建设,街道党工委实施基本农田改造治理项目,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让昔日的小块田、零碎田变成了现在“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找准发展新路子,培育新型“生产力”。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不断谋划,扩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依托现有建设用地,新集村建设高标准化厂房5800平方米,与富邦炬基公司开展村企联建,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邓坝村注册“坝上源”商标,联合本村省级芡实农业示范区等基地,开发“一站式”菜篮子服务,现已配置5个蔬菜直供直销点,累计供应蔬菜5000余吨。以“文旅+研学”为核心,围炉煮茶院、豆腐院、土灶院等辐射发展“庭院经济”,打造沉浸式、多元化乡村研学体验场景,做大以“庭院+研学+微度假+后备箱”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逐年增收。
美丽宜居,绘就绿树村边的“绿色”山水图
塑造乡村“森林长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庄绿化为点、森林长廊为线,打造苹果梨、葡萄、大樱桃等水果采摘园1800亩,新增人工林650亩,京福线公里,村落不断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推进乡村“厕所革命”。以户为单位包卫生、包秩序,抓好房屋周边环境卫生。通过典型示范、入户宣讲等形式,加强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全面推进“三大革命”。在安郢组建设污水管网,对村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共计通自来水村民1100余户、旱厕改水厕600户。
维护村居“幸福指数”。通过实施农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村民组村民集中居住,居住区自来水、天然气、一应俱全,对低保五保和困难残疾人特别安置在老年房,征性收取1元/天房租,并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进行改造提升,极大地改善房屋室外及周边环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风教学室、红色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打造集宣传教育、文化学习、娱乐健身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综合体,村民们的获得感更加充实饱满。(赵皓若)
“追光逐链 继往开来” 中环低碳(安徽…
安徽交控集团:一个热水澡 让服务区更像…
安徽临泉: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 …
安医大二附院:帮助医生精准“制导”,C…
长三角“一地六县”乘“技”而上 瞄准新…
长丰县水湖镇:草莓“抢鲜”上市,开启今…
安徽桐城:扎实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
安徽灵璧:面向团员和青年深入推进主题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