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日报】产城融合打头阵宜居宜业幸福城——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纪实

admin8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86

  从2012年开工建设至今,滁州市中新苏滁高新区一直秉持着“城乡统筹、产城一体、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建设思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园区配套日益完善,产城融合加速发展,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竣工入住,一处处公园建成开放,一家家企业进驻园区如今,中新苏滁高新区已成为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发展高地,园区先后三年在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进入前三十强,被授予“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称号,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路径。

  迎着清晨的光,四面八方的人流向苏滁园区汇集;暮色降临,俯瞰苏滁阔土,宽敞的马路上依旧灯火阑珊,车流涌动,活力四射。规划是先导,交通路网则是一座城市的骨架,也是承载园区发展的基础。

  2017年,琅狮大桥建成通车,一座南连龙蟠大道,北接徽州路的“连心桥”实现了中新苏滁高新区与城南政务新区、南谯新区的无缝对接。而园区第二座跨清流河大桥滁州大道跨河桥也在加快修建,初步具备通车条件。

  与此同时,苏滁大道、滁州大道接入104国道。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徽州路、中新大道、滁州大道、苏滁大道、九梓大道5条道路为主骨架,以苏州路、杭州路、常州路等6条道路为支线,以大王郢路、中新二三五路、泉州路等11条道路为网络的交通格局,实现了苏滁园与主城区和城南政务新区的无缝对接。

  作为“蕞后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蕞重要的功能是方便园区居民出行。截至目前,园区已3次选址布点,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更加合理,真正起到了方便园区群众生活和出行的作用。

  放眼苏滁之地,处处已是通途。不止于此,2018年滁宁城际铁路(一期)正式开工,中新苏滁高新区内设立站点,预计2022年正式通车。届时,园区不仅将和滁州各地连接更加通畅,也便捷了与南京的深层联系。

  一柱擎天大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建设伊始,园区就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规划引领、市场运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一股“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张开起飞双翼,踏下发展油门,致力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近年来中新苏滁高新区“借船出海”,利用中新集团全球招商网络和资源,吸引一批优秀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营养健康等主导产业,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70余个,总投资超700亿元。其中,以苏大天宫科技园的落户蕞为突出。该项目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技发展理念,以产业研究院、科技服务平台为产业升级支撑,将通过35年的发展,集聚超过200家创新创业企业,构建产业发展新引擎,打造滁州乃至安徽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同时,为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性,中新苏滁高新区学习借鉴南京、苏州等地的经验,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在人才方面,重点围绕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三类人才,通过成果转化、项目合作、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学术交流等方式,累计引进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8人、博士100人,招引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和市场主体,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

  蓬勃的产业经济离不开有力的服务环境支撑。为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发展,中新苏滁高新区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设立苏州模式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在滁州市建成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平台,择优引进十几家人力资源公司,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企业“用工难”;建立了首问负责机制、全程帮办帮扶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通过优化服务,不少原先租赁标准化厂房的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在园区购地建厂,以商招商呈现良好态势,形成了“乘法效应”。

  如今的中新苏滁高新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主动汲取长三角发展动能,搭上一体化发展的“顺风车”,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功获批安徽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殊荣,连续四年在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中进入前20强。

  城市因人而兴。摊子铺开了,架子搭起了,能否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关乎产城融合发展的后续动力。园区围绕“医、学、住、行、购”等城市要素,奋力推进融合发展,努力完备基础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注入动力。

  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领域,园区先后引进建设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苏滁分校、苏州国际外语学校苏滁校区、上海兰卫高端医学检验检测中心、安徽济民医疗集团旗下特色专科医院、东昇湖大酒店等,并累计建成蓝白领公寓、标准化厂房、邻里中心、安置房、国际商务中心、学校、医院、酒店等综合服务设施200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商品房260万平方米。

  2020年,园区公共配套进一步完善。在文教卫方面,兰卫检测中心投入运营,安徽济民医院加快装修进度,开展医疗设备安装工作,苏滁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即将封顶,小学部开工建设;在功能配套方面,第四污水处理厂年底建成,第二个邻里中心完成封顶正在装修,二期蓝白领公寓竣工交付。此外,商住开发快速推进,完成商住项目投资约18亿元;清流河右岸征迁工作启动,园区城市开发即将步入跨河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园区以“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思路,引进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城市物业、地理信息、人力资源四大核心管理品牌,实现管理服务无缝对接。推行城市管理物业化,以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道路保洁、绿化亮化等29项功能一体化管理。与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人口、法人、地理信息三大库,加快智慧园区建设进程。如今,生态新区已不再是纸上蓝图,美丽的梦想正变成现实。

  “路宽了、人多了、楼高了、景也美了,没想到新区变化这么快。”家住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吴先生,每天都会出门转转。在他和邻居们的眼中,与几年前刚搬来时相比,新区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一张白纸到繁花似锦,一座现代化的集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区、高新产业集聚区、现代化商务新区已然成型,中新苏滁高新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工业园区的标杆。

  中新苏滁高新区所在的城东地区覆盖了清流河流域的大片区域,以清流河为依托蕴藏深厚的人文底蕴,区域内坐落着清流河公园、菱溪湖公园等几大备受滁州市民喜爱的公园,环水而居,是不折不扣的宜居之地。

  无论是居住在苏滁还是工作于此,优美的风景总是叫人心旷神怡。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人性化的绿色空间设计,改变了传统城市冷冰冰“水泥森林”的建设模式。绿色、亲水是城东建设中强调的“点睛”之笔。片区将水体、绿色空间引入居住区、产业园区,清流河公园、菱溪湖公园种植了大量景观树木,营造了亲水自然的特色风貌,着力打造“马路公园”的景致。整个清流河将成为滁州城市水脉、绿脉、文脉三脉连通的城市绿色生态走廊,一座生态宜居的文化新城正在形成。

  2019年,苏滁园区清流花谷、徽州路滨水绿廊分别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工程类银奖、铜奖。徽州路滨水景观带作为徽州路的一部分,在融入徽派元素的同时,对滁州本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取和组合,运用新中式的设计手法打造出“境之美学”,即“境诗词”“境书画”“境琴棋”三个境界。通过诗画元素的运用,将景观小品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形成多个以诗画为主题的景观节点。

  2020年,象征“中新两国、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友好合作、文化交融的鱼尾狮公园开园迎客,成为中新苏滁高新区园区内居民、企业职工休闲健身娱乐的又一重要场所。鱼尾狮公园位于徽州路与中新大道交叉口西南侧,总投资约7000万元,占地约31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公园设置入口形象区、码头广场区、醉湖垂钓区等七个分区,充分运用新加坡迎宾好客象征鱼尾狮等重要元素,同时结合苏、滁两地地域文化,通过凌空栈道及园路系统贯穿连接,重点彰显“秋色”与“垂钓”特色,打造现代生态休闲公园。

  回首过去,敢创新、扎实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勇实践,谋跨越,前景广阔。从近4000户居民成为头部批“苏滁人”,到人声鼎沸、基建完备的现代园区,从城乡结合处的贫瘠土地到宜居宜业、活力迸发的发展热土,新的故事将在更加壮阔的苏滁舞台上上演,推动着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安徽日报】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访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

  【安徽日报丨头版头条】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滁州分会场 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隆重举行

  【江苏经济报】醉美滁州:自在山水意,相逢有人知!

  【安徽日报】小岗:“改革头部村”的秋味别样甜

  【美国《侨报》】安徽小岗村: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美国《侨报》】安徽小岗村: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人民网】今日小岗村:从“按红手印”到“拿着红本分红利”

  【人民日报】安徽滁州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 放歌“希望的田野” 共贺“农民丰收节”

  【江苏经济报】醉美滁州:自在山水意,相逢有人知!

  【人民日报建党百年特刊·安徽篇】小岗村:花鼓唱出新变化

  【美国《侨报》】安徽小岗村: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人民网】今日小岗村:从“按红手印”到“拿着红本分红利”

  【江苏经济报】醉美滁州:自在山水意,相逢有人知!

  【人民日报】安徽滁州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 放歌“希望的田野” 共贺“农民丰收节”

  【光明日报】安徽滁州首个“百亿级”项目正式投产

  --- 中央相关新闻网站 ---

  --- 安徽相关新闻网站 ---

  --- 其它相关新闻网站 ---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2022科创先锋”榜单出炉

  10月27日,2022科创领袖论坛在上海举行,同时发布了“2022科创先锋”榜单。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先声药业、蜂巢能源、腾讯、闪马智能获得“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企业”奖;临港集团、中德合作创新园、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2022科创先锋企业·年度科创园区...

《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滁州天长这项工作

《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滁州天长这项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滁州天长这项工作   2022年12月22日出版的《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安徽天长建好用好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邻聚”企业 零距服务》一文,点赞滁州天长在园区党建工作方面的特色做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赛事延期】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滁州生命科技产业转化专场赛延期举办通知!

【赛事延期】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滁州生命科技产业转化专场赛延期举办通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赛事延期】第五届(2022)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滁州生命科技产业转化专场赛延期举办通知!   各位参加第五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滁州生命科技产业转化专场赛的活动评委、参赛项目、企业有关人员及观众请注意:   因...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是亳州、芜湖两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南北结对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步署,于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模式,实行财税独立、封闭管理的运营体制。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局、财政局、招商局、企业发展促进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亳州芜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产...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经济总量全省第4滁州这里昂扬奋进、蓄势待发!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经济总量全省第4滁州这里昂扬奋进、蓄势待发!

  过去的五年,天长市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考验,面对推动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在中央、省委和滁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63万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克难奋进,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疫苗接种歼灭战、经济发展攻坚战,奠定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天长市坚持用党建领航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用党建凝...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是促进绿色增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椒县以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做大做强“绿色宝库”,将国储林建设与乡村振兴及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有机结合,高质量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努力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乡村绿色振兴发展。   春雨绵绵催新绿。这段时间,在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国家储...

全长69345公里!安徽将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全长69345公里!安徽将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大皖新闻讯2023年4月24日,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发布《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公开及意见征求》。   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和县至无为段,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北沿江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北沿江高速起点位于滁州天长市,途经来安、滁州、全椒、和县、含山、巢湖、无为、铜陵、枞阳、终点位于安庆天...

凤阳县以循环经济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凤阳县以循环经济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报废汽车蕞终去了哪里?回收的破铜烂铁还有没有再利用价值?在滁州凤阳,有个产业园能将这些看似无用的“破烂”变废为宝。如今,凤阳经开区循环经济园片区汇聚一批龙头企业,实现经营收入、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三个翻番”,2023年产值做到了270多亿元。以绿色循环产业壮大为“底盘”,以产业链延伸为驱动,正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上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