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农业科技创新加料新疆伽师新梅变乡村振兴金果

admin7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3

  开直播、拼配方、定标准、建设绿色生态伽师县新梅果园……新疆农业大学玉博士团队科技小院的师生通过与当地果农、果企“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开展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技术服务,大大提升新疆伽师县新梅的品质和销量。

  9月16日,恰逢2023年全国科普日,包括新疆伽师县新梅科技小院在内的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以星火燎原的工作成效,助力全国各地乡村产业结出累累硕果。

  “科技小院入驻以后,运用了新的科技服务,提供了新生态管理模式,新梅品质有很大提高,销售量也逐年上升……”9月16日下午,新疆疆香果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陶金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日前,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联合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新疆科协承办的新疆科技工作者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科学文化传播活动走进喀什地区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探访科技创新普及与特色种植业之间的新疆科技故事。

  陶金刚介绍,伽师新梅,又名西梅、酸梅,原产自欧洲,是水果界的“后起之秀”,深受消费者喜爱。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光热资源丰富,水土呈碱性,富含钙、钾、钠等微量元素,是孕育优质瓜果的天然温室。西梅经过科技嫁接,先后培育出伽师新梅1号、2号、3号,制定《伽师新梅地方标准》,嫁接后的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不懈努力,牢牢掌握品种自主权。

  近年来,新梅产业已成为伽师县一张亮丽的名片。就在记者采访前几天,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夏勒克村新梅种植户阿不来孜·喀依木的17亩新梅卖了85万元。“能让我们致富的果树,明年我还要增加种植!”阿不来孜·喀依木说。

  伽师县科技局局长李大伟告诉记者,伽师新梅已成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一颗颗小小紫色的新梅果,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

  据统计,全国种植新梅总面积约107万亩,其中伽师县种植新梅45万亩,面积占到全国40%、产量占60%。2022年产量15.1万吨、产值23亿元,仅新梅一项带动人均收入5650元,今年预计产量23万吨,新梅蕞低销售价15--20元/公斤,一产产值达到45亿元。

  凭借口感润滑、香甜浓郁,富含花青素、维生素,抗氧化、促消化,伽师新梅迅速火出圈。今年8月21日,伽师新梅首次走出国门,出口马来西亚。日前,开通冷链专列开往广东省佛山等地,新梅深受消费者青睐。

  伽师县新梅,凭什么成为爆款水果?“各种利好政策出台,各级领导持续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拼搏,果农的支持,还有科协系统、气象部门、农业科技部门等等的创新助力……”李大伟表示,“新疆农科院常年有14名专家,在我们这里开展技术研究和培训管理活动。通过引进专家来培育本地的技术骨干,可以非常科学地防治病虫害。”

  “2021年的时候就闹了黄叶病,通过研究院的治理,现在黄叶病就没有了。”李大伟说,在应对小食心虫时,研究人员在树上挂了迷向丝,这种不起眼的绳子一样的东西,可以释放高浓度的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让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完成交配,从而达到防治目的,“我们现在的新梅几乎没有食心虫,而且也不打农药。”李大伟介绍。

  “2022年4月,科技小院入驻公司基地。根据新梅的生长情况,在每个特殊的节点,科技小院师生们对群众开展技术培训。还免费发放了1000册的技术手册,拿手机一扫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语音播放。”陶金刚介绍说,“目前,已经完成了816人次的培训。让果农们学技术、学管理、学经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陶金刚举例说,英买里乡的一个孤寡老人,通过公司技术人员的上门培训,一亩地的产值超过22000元。

  聚合力延伸全产业链发展 续写科技+甜蜜故事

  李大伟介绍,为了全产业链发展新梅产业,2021年8月竣工的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里,挂牌成立了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研究院、新疆农科院伽师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新梅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发

  据了解,粤伽新梅产业园通过引进广东百果园、广东金安达等企业落户产业园,实现新梅大小、颜色、糖度等精准分级;通过引进汇源、广东中荔等18家企业落地,研发生产果汁、果干、果酒、果酱等22种产品,伽师新梅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在引进这些研究院和这些企业之前,新梅就只能卖到五六块。引进以后我们的西梅价格常年保持在15块钱以上。”李大伟说。

  “坚持10年有机标准种植的晚熟西梅已上架,目前已通过国家地标农产品认证,气候特优农产品认证,同时,基地入选‘中国农技协伽师新梅科技小院’。疆香果把关源头,222项安心检测,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安心!”陶金刚介绍。

  据介绍,成立于2019年的新疆疆香果果业有限公司,在位于伽师县向东科克铁提沙漠边缘建立了总面积1.3万亩的绿色果品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这个基地里使用4万吨左右的益生菌肥料,工业化肥肥料的使用为零。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时下,已经过了新梅的采摘期。果农们开始了新的忙碌。新梅采摘后15天内,每亩新梅要施2吨的有机菌肥。这种被称为“月子肥”的有机菌肥,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为其增添了营养调料,而更加安全可靠。

  陶金刚在微信里介绍了一位果农施肥的情况:9月15日一大早六点,库尔班江就开着他的“托马斯小火车”到林地里给新梅树施“月子肥”。

  “施肥后的新梅来年结果,果品甜度会增加,营养物质会增加,而且更耐储运。”陶金刚说,土地的生命力来自土壤中的微生物,按绿色食品标准种植新梅的过程中,有机质还田,通过科学养护,用有机菌种+有机菌肥+牛羊粪堆肥,不仅为微生物提供食物,微生物又进而让土壤的营养更加趋于均衡,土壤的生态系统非常健康。

  对土地格外敬重的陶金刚因2019年以来在位于伽师县英买里乡科克铁提荒漠克服各种困难植树造林13000余亩,其中伽师新梅5700亩,总投资超亿元,为伽师县打造了东侧绿色屏障。他的创举很大程度改善了县城每年受到沙尘袭扰的状况,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当地已经传为佳话。

  而更多的科技创新与新梅的故事正在伽师传唱:中国农科院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创新研究院、新疆农科院新梅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来了,智能温室大棚、连拱设施大棚、露地栽培示范园拔地而起;外地求学的大学生们返乡了,在林间树下开起直播;农民合作社和外地客商信心更足了,果汁、果干、果酒、果酱22种产品接连上市,不断出新,天南地北的消费订单纷至沓来……

  在喀什地区伽师县还有更广阔的新疆大地以及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甜蜜的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兰)

  戴厚良: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九牧董事长林孝发: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杨元庆:数实融合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加料 新疆伽师新梅变乡村振兴金果

  聚焦检验检测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年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在京启动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2.4%

  世界淋巴瘤日 专家表示:重视淋巴瘤长期规范治疗

  8月楼市数据延续降温态势 业内预计9月实现回升

  国家统计局: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首页产业市场即时新闻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云南祥云:优化园区环境

  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大理祥云建成“百万人口规模、千亿经济总量”区域产业中心城市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确祥云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服务国际陆港、产城融合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祥云县积极融入大理州“双核五组团”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和产业布局,推动工业强县“加速跑”。近10年来,园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5.55亿元增至2021年的172.36亿元,年均增长6.33%,为...

宣城产业信息

宣城产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宣城产业信息   中南高科·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宇航智能制造产业园 现房 厂房出售 3层独栋1500平起售   宣城上元产业港·宣城高新区科技产业园 单层厂房出售 1200平起   安徽广德智造园 宣城广德经开区 单层厂房出售 1000平起   亮亮·万马(宣城广德)智造产业园 单层和双层厂房出售...

新华全媒+|“收入有了保障我就有了动力”——安徽多地粮农粮企“结对子”发展见闻

新华全媒+|“收入有了保障我就有了动力”——安徽多地粮农粮企“结对子”发展见闻

  题:“收入有了保障,我就有了动力”——安徽多地粮农粮企“结对子”发展见闻   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记者来到种粮大户程夕兵家,他正准备外出播种小麦,院内一大片场地上晒满了金黄色的稻谷。   一提到订单农业,程夕兵浑身是劲。“我流转了690亩地,今年拿出110亩与县里一家粮油加工企业合作,推行订单生产,统一...

滁州将建两处农产品批发市场!位置在

滁州将建两处农产品批发市场!位置在

  安徽省凤阳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凤自然资规告字〔2022〕1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经凤阳县人民政府批准,凤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公开出让两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出让地块的基...

皖粮引“新食尚”徽食链“大厨房”

皖粮引“新食尚”徽食链“大厨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藏粮于技”正成为现实。为展现广袤大地农业现代化奔涌的新气象、新探索,更好地促进各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央广网特别推出“强国看农业”系列报道,记者走进田间地头、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研基地,带您一起领略大美中国的农业新“丰”景。   秋色如画,“丰”景正好。在全国...

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升级(经济聚焦)

  食品产业是河南省漯河市的支柱产业。2022年以来,漯河积极打造中原食品实验室,发挥平台载体功能,加强食品领域技术协同攻关,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年卖出100多亿包辣条,火腿肠销量、冷鲜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漯河的面积在18个省辖市中并不算大,食品产业规模却占据全省的1/5、全国的1/50,...

绿色农产品争上长三角“餐桌”

绿色农产品争上长三角“餐桌”

  6月18日,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产业园种植的番茄、辣椒等蔬菜畅销长三角地区。 通讯员 胡卫国 摄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长江三角洲是中国蕞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毗邻省份山东,地处蒙山沂水间的临沂市也瞄准长三角广袤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