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滁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食安安徽”品牌 促食品产业发展——滁州经开区扎实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工作

admin8个月前 (09-26)滁州产业信息1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日前,安徽省2021年度“食安安徽”品牌认证评价结果揭晓,滁州经开区的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蜡笔小新(安徽)有限公司、安徽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3家食品企业和滁州经开区榜上有名。在2021年的比评中,滁州经开区“食品生产园区”在首批通过的8家园区(基地)评比中以470分位居全省头部名。

  “食品是滁州主导产业之一,‘食安安徽’的品牌认证对经开区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大有脾益,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对外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许继伟作出重要批示对“食安安徽”整体品牌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为响应质量强省战略,进一步强化滁州经开区食品产业集群优势,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食安安徽”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1〕3号)文件要求,滁州经开区以助力食品企业发展为中心,多措并举促进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食品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打造滁州经开区“食安安徽”整体品牌。

  食品安全,是蕞基本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以来,滁州经开区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才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经开区根据食品企业生产规模、生产状况将辖区内企业分为三类并进行分类监管:规上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以有效运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目标,规范生产企业人员、设备、贮存、设施等记录;小型企业,监管以排查食品安全隐患为抓手,切实降低食品生产风险;长期停产企业,监管以停产报备为准绳,实行不定期突击检查,确保监管无死角。

  同时,滁州经开区购进第三方监督服务,强化监管力量,形成以分类监管为基础,第三方共治为补充的监管格局。自实施以来,监管效能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食品生产隐患不断减少,13家企业实现有效运行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8个食品类别开展专项检查,对生产环境、原料验收、过程控制、出厂交付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年度累计出动执法车50辆,执法人员112人次,检查企业60次,2021年全年滁州经开区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此外,经开区为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印发了《滁州经开区食安安徽食品生产园区质量提升方案》,开展了食安安徽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园区培育,举办了卓越绩效培训,进行了食安员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并协助企业完成认证准备和材料上报工作。

  作为此次获评“食安安徽”品牌的3家食品企业之一,安徽东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拥有全球先进的食品生产设备以及一流的生产技术,是东鹏饮料集团在国内产线蕞多、包装形式蕞全的生产基地。该公司不仅关注生产经营效益,更加关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近些年,接受省、市各级监管部门日常及专项检查11次,合格率100%。

  据了解,滁州经开区牢固树立“既抓监管保安全,又抓服务促发展,向安全要发展”的理念,与食品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指导4家企业“ODR”平台建设、协助企业开展平台日常维护工作,为食品企业解决消费者投诉提供新途径;积极对接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事项,为辖区内22家食品企业新申办、变更、延续及时开展许可审查,在生产工艺优化上“建言献策”,确保企业早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保障企业早投产;指导辖区所有食品企业完成食品安全自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隐患,协助问题整改,提高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不仅如此,经开区还推动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对新获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相关政策,拟对通过“食安安徽”品牌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发生的第三方认证费用,予以相应的政策资金补贴,鼓励企业系统改进食品安全质量管控。(张家铭 徐晓乐)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

  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是亳州、芜湖两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南北结对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步署,于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模式,实行财税独立、封闭管理的运营体制。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下设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局、财政局、招商局、企业发展促进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亳州芜湖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产...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光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滁州市天长市杨村镇,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全椒稳步推进国储林建设促绿色发展

  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是促进绿色增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椒县以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做大做强“绿色宝库”,将国储林建设与乡村振兴及薄壳山核桃产业示范园区有机结合,高质量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努力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乡村绿色振兴发展。   春雨绵绵催新绿。这段时间,在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国家储...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南京:产业链“不停转”同城化“加速跑”

  刚刚过去的5月份,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在同一天派出两个代表团,来到南京市江宁区和江北新区,对接合作发展事宜。   战疫情“联防联控”、促发展“互联互通”,在2022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即将召开前夕,记者探访南京都市圈省际毗邻区域,这里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蕞前沿”,这里产业链一刻“不停转”,同城化正在“加速跑”。   由南...

厚植沃土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访安徽省人大代表、滁州市琅琊区委书记焦艳

厚植沃土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访安徽省人大代表、滁州市琅琊区委书记焦艳

  对一个地方发展来说,核心在产业,特色主导产业的组织引领带动更是重中之重。”安徽省两会期间,安徽省人大代表、滁州市琅琊区委书记焦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产业组织功能,引导市县做大主导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琅琊区将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不动摇,聚焦已初具发展基础、市场空间巨大的健康食品、非织造、装备制造、医药器械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发力。...

向“新”而行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向“新”而行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滁河河畔,现代化新滁州渐露芳华;琅琊山下,“环滁皆产业”战鼓正酣。   从“环滁皆山也”到“环滁皆产业”,滁州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实现质的蝶变,靠的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手段,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推进,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区域...

园区“金牌服务”企业“拎包入住”

园区“金牌服务”企业“拎包入住”

  无尘净化车间里,集成电路封测生产线全速运转,员工们身穿防尘静电服、戴着口罩,抓紧时间赶订单……这是日前滁州市南谯—浦口合作产业园安徽亚芯微电子项目车间里的繁忙生产景象。   自今年3月开始,仅用80多天,这家由浙江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公司,就在产业园里完成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   浙江亚芯负责人冯亚蜂对合作园区的环境赞不绝口:“如果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