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
人民网滁州6月27日电(周坤)盛夏时节,走进安徽省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试验基地正在进行新品种的示范栽培,农产品加工园里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投产运营,再过一段时间,池塘里的芡实也将开花结果微风吹过,一曲乡村振兴的新田园牧歌,正在天长大地上唱响。
俯瞰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人民网 王锐摄
在天长市,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长大米”和“龙岗芡实”。而这两个品牌的打造,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功不可没。其成功的关键,在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保东看来,无疑是科技和绿色。
如今只需要在家打开手机软件,天长市水稻种植户赵东明就能看到自家稻田的水深,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等数据,再也不需要顶着烈日,站在田间地头肉眼观察。
加工厂工作人员检查刚刚加工好的大米。人民网 陶涛摄
这一切,都得益于天长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化建设,让水稻种植不仅实现全程机械化,还实现了管理智能化。
孙保东称,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土壤改良、新品种试验、减肥减药,实现种植的优化,进而通过高品质的农产品实现较高的效益,并蕞终带动天长农业整体品质提升。
智能化设备加工天长大米。人民网 陶涛摄
如今的产业园,科技力量十足。这里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6个,农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达3000万元;这里水稻良种覆盖率实现100%,芡实良种覆盖率95%;这里累积集成示范高效栽培新技术、新模式14个;这里水稻选育新品种14个,芡实新品种培育6个
有了科技支撑,生产也有了标准。曾经,芡实日常管护,无论是控制水质水温,还是保证水体无污染,靠的是经验。如今,在天长市白塔湖莲藕芡实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植被引入到育苗、移栽、管护的各个环节。
天长种植户在水田中劳作。人民网 王锐摄
“成本降低了,种出来芡实更绿色了,品质自然就提高了。”天长市白塔湖莲藕芡实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邵美林说。
好芡实,自然有好市场。邵美林不再满足于仅仅销售芡实鲜果,他还把芡实做成了酒、露、果饮、糕等十多种绿色产品。从种植到加工,从流通到销售,他带领着合作社把芡实产业既做全了,也做活了。
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加工的芡实产品。人民网 王锐摄
作为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绝不仅仅满足于发展一产。实际上,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直致力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宽产业效益空间,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卖品牌”转变。
在该园区,入驻企业雪里香食品公司已经建成一期全自动糯米生产线并实现投产,并正在建设二期速冻汤圆、水饺等深加工生产线。
“有好原料就有了好产品,我们以天长大米为优质原料,现在生产出来的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安徽农垦雪里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太兵表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实现糯米粉销售8000吨,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
检验人员正在检测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质量。人民网 王锐摄
眼下,产业园的磁场效应,正吸引多家加工企业入驻,不仅为天长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全新平台,也为长三角有机安全的“大粮仓”“大菜园”“大厨房”打造新样板。
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
临泉县老东庄:环境整治中的“三变”
17所学校学区调整!2022年合肥市区…
蚌埠市蚌山区淮河社区中心银河社区开展“…
大国“粮”策|农田有了托管中心 农民当…
安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大比武”
超高产品种“烟农1212”刷新两省小麦…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